下编 个人、地方与天下认同(第17/17页)

[76] 此处依据为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的检索结果,特此致谢。

[77]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417页。

[78] 梁启超:《余之死生观》,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1373页。

[79] 参见[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第9页。

[80]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赵士林译,第15页。

[81] 关于公理世界观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天理世界观向公理世界观的转变,汪晖作了系统的研究,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总论部分。

[82] 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见张汝伦编选:《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第242页。

[83] 易白沙:《我》,载《新青年》,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15日。

[84] 陈独秀:《新青年》,见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186页。

[85] 胡适:《易卜生主义》,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第487页。

[86] 胡适:《不朽:我的宗教》,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第529—530页。

[87] 胡适:《不朽:我的宗教》,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第532页。

[88] 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见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第204页。

[89] 陈独秀:《自杀论》,见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63页。

[90] 罗加伦:《写给青年:我的新人生观演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107页。

[91]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78页。

[92] 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97页。

[93] 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355页。

[94] 关于五四的“重建社会”,参见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载《中国文化》,第14期,1996年。

[95] 佚名:《唯物论二巨子(底得娄、拉梅特里)之学说》,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第412页。

[96] 汉一:《毁家论》,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第916—917页。

[97] 家庭立宪者:《家庭革命说》,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833页。

[98] 傅斯年:《万恶之原》,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104—107页。

[99] 胡适:《易卜生主义》,载《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

[100] 根据王汎森的研究,从晚清到五四,近代中国思想史中的自我,有一个从“国民”到“新人”的变迁,五四的“新人”在心理上具有“有意识的”、“人为的”和“向上的”特征。参见王汎森:《从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与“政治”》,见王汎森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第180页。

[101] 根据王汎森的研究,从晚清到五四,近代中国思想史中的自我,有一个从“国民”到“新人”的变迁,五四的“新人”在心理上具有“有意识的”、“人为的”和“向上的”特征。参见王汎森:《从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与“政治”》,见王汎森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第195页。

[102] 参见[英]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顾玫译,第16—28页。

[103] 参见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丁东、孙珉编:《世纪之交的冲撞—王蒙现象争鸣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104] B.Macpherso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pidualism: Hobbes to Locke.参见[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第93—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