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换汤不换药的新时代(第10/11页)

两大权力集团的斗争,其实说白了就是刘基与李党(淮西集团)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刘基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没有一个类似于李党的政治集团在背后为自己撑腰。

单枪匹马同一个拥有强大政治势力的集团相抗争,刘基从一开始就处于明显的劣势。要知道,在帝国权力集团的斗争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集团作为依托,又没有掌握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的支持,单凭一己之力,想争取斗争的胜利,那简直是权力世界的天方夜谭。

洪武元年(1368年),上演了刘基与李党(淮西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一年,朱元璋北巡,命刘基与李善长留守京师。当时的刘基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是帝国监察机构的官员。他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第三把手,一、二把手是汤和、邓愈),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

引发双方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件涉及中书省都事李彬的案件。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因为犯了罪被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处死他。李善长连忙上门说情,可刘基还是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

巧合的是朱元璋的这份回复恰好落在李善长的手中,他心中愤怒却也不敢隐瞒。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生编硬造了一个理由。他以为只要自己开口求情,刘基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

李善长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便以此为借口。如果刘基坚持要杀李彬,那就索性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刘基给他的答案是:“杀李彬,天必雨!”

刘基的态度是如此决绝,没有一点儿商量的余地。李彬就这样被依法处死,李善长就这样被彻底激怒,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是这一次刘基的运气实在不好,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一滴雨。等到朱元璋北巡归来,李善长的小宇宙开始爆发了。他指控刘基在祈雨坛下杀人,才会惹得天怒人怨。

李善长还嫌自己的能量不够,指使众多对刘基怀有敌意的官员集体围攻,毫无疑问其中以淮人居多。对于横行无忌的淮西集团的官员们而言,刘基就是他们捞取权力资本的最大障碍。这帮人对刘基是既惧且怕,一定要想办法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刘基一人独挑李党(淮西集团)的结果,是自己黯然退离了大明王朝的权力场。刘基在当时的朝野上下,名望遐迩,如果他是一个心术不端的官员,是完全有能量在朝中搞一个浙东人的小圈子、小山头的,可他并没有这么做。

李善长对刘基虽有诸多不满,抱怨他为人死板,过于严肃,可是在制定治国之策时,他还是会与刘基商讨。刘基亦能一如既往,不避嫌恶,坦诚讲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就连朱元璋在刘基离开朝堂后,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刘伯温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是他一个不从。”

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迎来了个人权力生涯的巅峰,掌控着大明朝的官僚权力机构。李善长虽然有些高处不胜寒,但他并没有完全被眼前的幻象冲昏了头脑。

跟随朱元璋这么多年,他对朱元璋的了解要远远超过对自己的了解。李善长深知朱元璋不会满足于做个放手撒权的太平皇帝,自己所辖的中书省威权最重,也最容易成为皇帝眼中的靶子。自己在中书丞相位置上多待一天,朱元璋就会多猜忌一天。

随着刘基的黯然离去,淮西集团在帝国权力场上再无对手。李善长位居左丞相,其地位仅次于朱元璋这个帝国的一把手。加上他又是皇帝的同乡,权势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光其个人权势到达巅峰,就连其亲友的势力也遍布朝堂内外,人事关系盘根错节。

对于这样的功臣,历代开国皇帝既用之又忌之。用是因为他们确实好用,忌是因为功高震主。朱元璋也将这种纠结的心态传递给了李善长,他说:“人之一心,极艰检点,心为身之主,若一事不合理,则百事皆废,所以常自检点,凡事必求至当。今每遇斋戒,必思齐整心志,对越神明。”这句话就是说,作为一个臣子,你要做到时时检点自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如果一件事情做得不合理,就可能会前功尽弃。

聪明如李善长,又怎么会听不出来朱元璋这句话的弦外之音?这是皇帝在向他这个开国功臣敲响警钟,让他低调做人,不要过于张扬。否则的话,再大的功劳、再多的免死金牌也起不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