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士兵的信仰冲突与服从(第14/15页)

不管是威尔逊的祖国美国还是其他重要的协约国成员都没有充分支持威尔逊展望的世界新秩序。不过,协约国至少是接受了成立一个合作性联盟的想法,在1919年一战结束时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这个组织得以建立。威尔逊还因为在这一组织中的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讽刺的是,他最想影响的国家却拒绝了他的努力。美国从没有加入过国际联盟。事实证明,到最后,威尔逊倡导的和平很快被人遗忘了,和平这件事情也很快被遗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未和它宣称的一样,是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而只是一个世纪的冲突的开端。从军事角度看,美国战后的状况要优于其他国家。它并没有像欧洲国家一样满目疮痍,也仅有10万多士兵在一战中身亡。考虑到美国参战的时间并不长,这一损失可谓颇高,不过,和欧洲国家比起来,这样的损失又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一个根本没想卷入战争的国家来讲,美国已经付出了足够高昂的代价。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造成的不是实质性影响,而主要是心理上的影响以及某些方面的实际影响。可以说,这场战争将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和威尔逊的新自由主义勉强融合在了一起。从内战以来,美国的中央政府权力从没有如此强大过,它拥有500万军人,看起来如此团结。出于支持战争的需要,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将大多数工业和商业领域都归于战争工业委员会管理。这就是以战争之名管控的商业。很多改革派将它视为一种战争的积极副产品,很少有人会愤世嫉俗地将以国家效率为借口的工业标准化与借国际主义为名的社会标准化连在一起,虽然两者明显都出于相似的动机。

同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深知爱国主义对战时士气的意义,并主动加以引导。在19世纪,宗教和世俗的私人机构负责向美国人解释内战的意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则由公共信息委员会(简称CPI)负责进行战时宣传,并向美国公众解释这场危机。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后来的公共关系专家爱德华·伯奈斯(Edward Bernays)称之为“操控共识”,他认为这一概念意味着“劝服和建议的自由,同时也是民主进程的核心”[30]。

事实上,在1917年之后,美国的共识有时候并不是操控的结果,而是强迫所致。但这丝毫没有损害公共信息委员会传达的国家主义信息。实际上,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传播革命的勃兴,或者至少象征传播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的传播革命始于早期殖民地的印刷品;随着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Morse)让美国人可以通过电报彼此交流,传播革命快速发展;当铁路跨越大平原时,传播革命的势头越来越猛,最终登上了早期电影工业的大荧幕。公共信息委员会仅仅是一种联邦外衣下的旧式国家主义。这种国家主义建立在对自由、美国民主和未来的信仰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威尔逊所期许的源于冲突的自由之上。它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信仰、奥利弗·霍姆斯的信仰,也是威廉·杜波依斯的信仰。它是1917年之后定义美国民主的“士兵的信仰”。很快,这个国家就将再一次需要它。

注释:

[1]Official Proceedings of the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Held in Chicago, Illinois, July 7, 8, 9, 10, and 11, 1896 (Logansport, Indiana, 1896) 226-234, 230.

[2]J.B. Henderson speech, Wilmington, Delaware, October 19, 1896, quoted St.Louis Post-Dispatch, October 30, 1896.

[3]Roosevelt quoted in H. W. Brands, The Reckless Decade: America in the 1890s(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258.

[4]New York Mail and Express quoted in Jonathan Auerbach, “McKinley at Home:How Early American Cinema Made News, ”American Quarterly, 51, 4 (December 1999) 797-832, 806.

[5]McKinley's first inauguration can be viewed via YouTube, available a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4uOmSEw5-U.

[6]James Monroe, Annual Message to Congress, Senate, December 2, 1823, Annals of Congress, 18th Congress, 1st Session, 13-14.

[7]Alfred Thayer Mahan, “The United States Looking Outward, ”The Atlantic Monthly, 66: 398 (December, 1890) 816-834, 817, 819.

[8]Josiah Strong, Our Country: Its Possible Future and Its Present Crisis (New York: The American Home Mission Society, 1885) v, 218, 165, 177, 218.

[9]“Platform of the American Anti-Imperialist League, ”in Frederick Bancroft (ed.), Speeches, Correspondence, and Political Papers of Carl Schurz, Vol. 6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1913) 77; Erving Winslow, The Anti-Imperialist League: Apologia Pro Vita Sua (Boston: Anti-Imperialist League, 1908) 14.

[10]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The Soldier's Faith: An Address Delivered on Memorial Day, May 30, 1895, Harvard University, ”in Richard A. Posner (ed.), The Essential Holmes: Selections from the Letters, Speeches, Judicial Opinions, and Other Writings of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Chicago and 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2) 87-88,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