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第17/24页)

路易九世(1226—1270),即菲利普二世之孙,是中世纪的模范基督教国王,教会授予他极高的荣誉——圣路易。他唯一的理念便是:人人平等,公正待人。由于他个人声誉极高,再加上立法严谨明智,所以他有效巩固了法兰西君主政体并做出了不朽贡献。在对穆斯林的两次十字军征讨中,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提高了声望。但令人心痛的是他战死在第二次征讨中。

美男子菲利普?菲利普四世(1285—1314),即路易九世之孙,生得俊俏潇洒,人送外号“美男子”。他为人机敏,刚毅果断,常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偏偏又总会成功。他立志加强王权,因此,他下令向教士征税充入国库,并在王家法庭审讯法兰西主教。可是这一举动遭到教皇的强烈反抗,以废黜菲利普并开除教籍相威胁。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了争取人民作为自己的强大后盾,菲利普召开了法兰西三级会议。所谓三级,顾名思义,便是由三种集团组成,分别为主教、贵族和平民,平民代表在以后的法兰西历史上跻身进入第三等级的位置。

令教皇意外并愤怒的是,在三级会议中,连同主教院都站在国王的那边,因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教会过重的苛捐杂税,主教院认为这不仅是摆脱重税的机会,也是反对外来势力的好时机。他们的民族情操在心中激荡,此起彼伏。可想而知,这位高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不堪忍受这些压制和屈辱,心不能平,抑郁成疾,不久便与世长辞了。此后的事情便顺利多了,菲利普选择一位好友做了教皇,继承卜尼法斯的位置。在法兰西的阿维尼翁开始建造教皇的宫殿,很快完工入住。截止到1305年,教皇居住在阿维尼翁长达70年之久,这期间的教权一直被王权所压制,国王权力强盛。

法兰西成为民族国家?1314年,菲利普四世在人生的末年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封建采邑已悉数归国王管辖之下,封建势力力量不足,逐渐走向灭亡。与之相对,法兰西终于告别了首都迁移时代,正式在巴黎定都,政治中心得以确立。历经数百年的斗争和牺牲,法兰西国王终于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可是历史发展到这里就不是一帆风顺了,爱国主义和祖国统一仍然任重而道远,英法之间的百年大战尚不可免。

八、其他民族国家

中世纪产生的民族国家并不是只有法兰西和英格兰,与此同时,西欧的苏格兰、匈牙利和波兰也相继成为民族国家。临近极地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丹麦、挪威和瑞典等也毅然崛起,追上民族国家的步伐。在西班牙半岛上,葡萄牙、卡斯提尔和阿拉贡也成为民族国家的新兴之火。这些星星之火顿时增强了民族国家的力量。意大利的两个西西里王国以及尼德兰的弗朗德勒郡正处于蓄势萌芽阶段,也是民族国家形成燎原之势的一股力量。

因此,对比今天的西欧来说,中世纪的西欧政治地图已与之相近。到了14世纪,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走向民族独立并努力建立独立政权,以形成政治独立。不可避免地,地方主义仍有遗留,主要流行于意大利、德意志以及尼德兰,而其他地区则都是有本民族国王的民族国家。

但是,中世纪的大多数国王并不完全拥有专制权力,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甚至是严格限制。封建势力的遗留问题、地区部落的叛变起义、颇为频繁的选举活动、贵族们的各种特许或特殊待遇以及议会的存在都是王权的障碍。从本质上看,共和主义与君主政体,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皆出现在中世纪的政府中。

第19章 中世纪文化

一、语言文学

拉丁语不但是一种广泛流行的语言,而且还是伟大文明的传播者。中世纪的中欧地区和西欧地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仅仅要熟悉本地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精通拉丁语。

拉丁语成为国际语?可以说,拉丁语是一种鲜活的语言,每一天有无数人都在使用这种语言,每一位神父、修士、教师、律师、医生都懂得拉丁语,一切有教养的绅士时刻都在使用拉丁语。与此同时,那些广泛流传到全世界各地的著名书籍也多是由拉丁语写成。此外,拉丁语也是最通用的外交语言,国家政府之间的各种官方事务交流,全都使用拉丁语。

中世纪文学?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都由拉丁语写成,这种习惯一直流传到中世纪,例如维吉尔的诗歌、教会的祷告书籍、哲罗姆翻译的《圣经》通行本等。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产生于中世纪,但大多数也用拉丁语撰写,在这里我们仅提及其中的几部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