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您的红盖头呢?没带?这都能忘带?——婚俗(第6/7页)

一路吹吹打打,新郎骑马前引,您坐车在后面跟着,傧相从众簇拥,护送到夫家大门口,停车。侍娘挑开车帘,您伸腿就要下—且慢且慢,莫急莫急,从夫家门里拥出一群妇女来,人人手持一块毡席。唉,您不用躲,这些不是上来揍您替新郎报复出气的,人家是替您铺路的。

领头的婢妇把毡席铺在车下,后面人依次铺开成一条路,直引进家里大门。您在毡子上走过去,身后就有人把踏过的毡席拾起来,小跑着继续往前铺,这个仪式叫“转毡”或“传毡”,要保证新娘子您从车上走进室内的一路上都脚不沾地。

您走过的这一路呢,在婚车到来之前,夫家都收拾好了:先用3升粟把石臼填满,用3斤麻把窗子塞上,用一张席子把井口盖住,大门门楣上还要放三支箭,您就从箭下走过去,进院子以后,要先拜猪圈,再拜炉灶。拜的时候,夫家公婆以下人等,纷纷从偏门出院子,再从正门进来,一个个都踩在您的脚印上,叫“躏新妇迹”。

为什么要搞这些神神道道的玩意儿?咳,还不是封建迷信外加歧视妇女,说什么新娘子容易把妖魔鬼怪带进夫家,所以要做好防护,再有就是为了压服您的锐气,以免日后不好管教。

跟您家里人“弄女婿”相似,夫家的人也要“弄新妇”,不过相对来说没那么暴力,以口头调戏为主。然后,你们小夫妻行礼圆房也不在屋子里,而要在院内西南角找一块吉地,搭起“青庐”和“百子帐”。

这个帐篷当然是早已经搭好的,搭的时候,女家要专门派人来参加“撒帐”仪式,就是把一些果子金钱花钿之类往帐里四处抛撒,一边撒一边唱《咒愿文》:

“今夜吉辰,张氏女与李氏儿结亲,伏愿成纳之后,千秋万岁,保守吉昌。五男二女,奴婢成行。男愿总为卿相,女即尽聘公王。从兹咒愿以后,夫妻寿命延长!”

成亲的“青庐”是空间比较大的地方。您进家的时候,可以让侍娘用行障和团扇遮住您身形脸蛋儿,再矜持地走进去行礼(如果这时候是武周之后,那么行礼时新郎要双膝跪地拜倒,新娘子您却不用跪地,双手在胸前合十躬身就行,这叫“男跪女不跪”),然后“坐帐”。

这时候,虽然新郎已经见过您了,但您下车后都用团扇遮着脸,夫家其他人却还不知道您这个新妇长啥样。想知道?那好—继续吟诗吧。《去扇诗》三首:

青春今夜正方新,红叶开时一朵花。

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

千重罗扇不须遮,百美娇多见不奢。

侍娘不用相要勒,终归不免属他家。

闺里红颜如舜花,朝来行雨降人家。

自有云衣五色映,不须罗扇百重遮。

团扇移开,您的美貌又一次雷倒众生。傧相强撑着精神,请您和新郎在帐中男左女右并肩坐好,随后吟诵着“一双同牢盘,将来上二官。为言相郎道,绕帐三巡看”,捧上盛着肉饭的“同牢盘”,喂您和新郎官各吃三口饭。

下面是喝交杯酒,文绉绉的讲法叫“合卺”。传统的酒杯应该是“以小瓢作两片,安置拓子里”。如果找不到小瓢呢,就用两个小金银盏子,让一对童子分别递给小夫妻俩,“一盏奉上女婿,一盏奉上新妇”,您两位同时喝一口就行。这时候还有人用五色丝绵把您俩的脚趾系在一起,“系本从心系,心真系亦真。巧将心上系,付以系心人。”

好啦,可以真刀真枪了。那边有人帮新郎脱衣服。“山头宝径甚昌扬,衫子背后双凤凰。衤盖裆双袖双鸦鸟,罗衣接緤入衣箱。”“既见如花面,何须着绣衣。终为比翼鸟,他日会双飞。”

比起新郎来,您这边要麻烦得多。先是去“帽惑”(一种类似于假发的头饰):“璞璞一头花,蒙蒙两鬓渣。少来鬓发好,不用帽惑遮。”

再给您摘掉头发上的花:“一花去却一花新,前花是假后花真。假花上有衔花鸟,真花更有采花人。”

为您和新郎两个人梳头合发:“月里娑罗树,枝高难可攀。暂借牙梳子,笄发却归还。”“本是楚王宫,今夜得相逢。头上盘龙髻,面上贴花红。”

好了没?念叨完了没?再不完,老娘不干了穿回去!—您已经烦得忍无可忍,于是无关人等终于退场:“天交织女渡河津,来向人间只为人。四畔旁人总远去,从他夫妇一团新。”

帐帘放下吧,让您和小丈夫说说话吧。“宫人玉女自纤纤,娘子恒娥众里潜。微心欲拟观容貌,暂请旁人与下帘。”

最后,帐幕一合,吹灯拔蜡—大家散了吧,天也快亮了。

第二天起来,您还得拜见舅姑(公婆),又是一大套烦琐礼仪。三个月以后去夫家的家庙里行礼,正式告知天上各位我把户口簿迁入您家了,还是一堆乱七八糟的规矩。如果到时候您还剩一口气在,我们再细聊吧。唐朝的婚礼大致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