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您的红盖头呢?没带?这都能忘带?——婚俗(第5/7页)

这些话,说到没说到是做父母的责任,做到没做到就看您自己的个性了。作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新女性,我打赌您连一半都做不到。不信?不信咱等着瞧,嘿嘿。

父母拜了,家庙辞了,您这个新娘子终于要登上婚车去往夫家了。上车之前,陪您同去的姑嫂侍娘傧相们突然一阵忙乱,相互问:“娘子的蔽膝呢?哪儿去了?谁准备了?不会都忘了吧?不会吧……”

您听得发晕,问一句:“蔽膝又是啥?”就有人回答您:“就是蒙在娘子您头上,防止路上被外人看到容颜的那块大方布巾嘛!”

昏倒,原来是红盖头啊……咦咦,不对呀,这婚礼都进行到一半了,新娘您的脸也被新郎看了个溜够了,怎么才想起“红盖头”这东西来?不是应该一开始就给您蒙上,等拜完堂,喝完交杯酒才让新郎挑开看脸吗?

瞧瞧,您又穿错时代了不是?唐朝呢,可以说就没有“红盖头”这东西,新娘在婚礼的前半段,在自己家里,基本上是不蒙面的。那块可能是任何颜色的“蔽膝”,只在登上婚车出门前,才给蒙上,用意也是为了不让外人看脸,而不是防着自己丈夫。这玩意儿并不合古礼,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才兴起来,所以虽然普及程度挺高,但不用也不算失礼,要是找不到,干脆您就别蒙头,直接上车算了。

红盖头可以不蒙,不过,我认真郑重地建议您,手里可以拿个狼牙棒,身上还可以藏把小刀子……咳,不是用来对付老公的,他正骑着马绕车转三圈,转完了就出发。棒子刀子都是为了对付埋伏在半路上的“障车族”。

一般而言,“障车族”只是些凑热闹开玩笑的家伙,他们在婚车经过时拥上来围堵道路,唱歌跳舞要吃要喝要财帛。当然,伸手的时候嘴里还要唱许多词,不是“老爷太太行行好”那种没文化的,而是也充满了出口成章的唐朝范儿。

儿郎伟!我是诸州小子,寄旅他乡。形容窈窕,妩媚诸郎。含珠吐玉,束带矜装。(这是说障车族自己的情况,人家也都是正经人哦。)故来障车,须得牛羊!(给我们牛羊才让婚车通行。)夫人班瀍浚发,金缕延长。令仪淑德,玉秀兰芳。(这是在赞美新娘。)轩冕则不饶沂水,官婚则别是晋阳。两家好合,千载辉光。(这是在赞美这桩婚事。)

儿郎伟!且仔细思量,内外端相,事事相亲,头头相当。某甲郎不夸才韵,小娘子何暇调妆。(这也是在说夫妻俩很配,婚事完满。)甚福德也,甚康强也。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这是祝愿夫妻俩生两个女儿五个儿子,唐朝人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生育情况。)自然绣画,总解文章。叔手子已为卿相,敲门来尽是丞郎,荣连九族更千箱。见却你儿女婚嫁,特地显庆高堂。(这几句还是良好祝愿,儿女都成才,跻身大贵族行列,结婚攀上高门。)

儿郎伟!重重遂愿,一一夸张。且看抛赏,必不寻常。(这是说既然给了你们这么多祝愿,你们一定要多给赏物哟。)帘下度开绣闼,帷中踊上牙床。珍纤焕烂,龙麝馨香。金银器撒来雨点,绮罗堆高并坊墙。音乐嘈杂,灯烛莹煌,满盘罗馅, 大榼酒浆。(这些是障车族希望得到的东西。)

儿郎伟!总担将归去,教你喜气扬扬。更叩头神佛,拥护门户吉昌。要夫人娘子贤和,会事安存,取个国家可畏忠良!(这些全是祝愿吉祥话。)[100]

啧,听这一套一套的吉祥话哟……您这边也不能示弱,就有人在车上喝问:“今之圣化,养育苍生。何处年少,漫事纵横!急手避路,废我车行!”—光天化日之下(不对,现在还是深夜里哈……),哪家浑小子挡我婚车!快闪开让道!

人家障车族回应:“吾是三台之位,卿相子孙。太原王、郭,郑州崔、陈,河东裴、柳,陇西牛、羊,南阳张、李,积代忠臣。陈君车马,岂是凡人!”—以上都是唐朝的郡望大户,说来吹牛的……

吹牛啊?那大家一起吹好了。您这边的人说:“障车之法,先自有方。须得麒麟一角,三足凤凰。辽东酒味,西国胡羊。拟成桂昔,秦地生姜。少一不足,实未形相!”你们先凑那些珍禽异物去吧,凑够了再来玩障车!

人家也不傻:“吾等今来障车,自依古人法式。君既羊酒并无, 何要苦坐訾责。问东定必答西,至南定知说北。犹自不别时宜,不要数多要勒!”

这样一问一答纠缠一会儿,如果您小夫妻实在急着要回家,多少也得出点儿血,给人家送些牛羊布帛酒肉,差不多的人家也就让路放行了。不过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或者实在是人品不好遇上了真强盗,那也真有当街抢新娘打劫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