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枪打肖长安(上)(第8/11页)

当天夜里,窝囊废在警察所里点齐了巡夜的人手。虾没头、蟹掉爪过来献殷勤:“二哥,先别忙着走,巡夜是个力气活儿,哥儿几个得垫垫肚子。那什么,你们几个陪二哥等会儿,我们俩去给大伙儿弄点儿犒劳。”说罢出了警察所,工夫不大,两人找来一个推车卖煎饼馃子的小贩。煎饼馃子从清末到民国通常被当作夜宵,比如说夜里听书看戏,无论艺人还是观众,散场后都觉得肚子里空落落的,煎饼馃子咸辣适口,既能解饱又不油腻,再合适不过。警察巡夜得十几个人,把小贩叫过来摊煎饼是为了趁热吃。那个小贩垂头丧气推着小车,跟在虾、蟹二人身后进了蓄水池警察所,心里头暗暗叫苦。为什么呢?这些个“穿狗皮的”吃煎饼馃子就是白吃,不再讹上一份钱已是法外开恩,哪敢开口找他们要钱啊?到头来只怕一分钱也挣不着,还得把本钱赔光,一晚上白忙活。

巡官窝囊废带上虾没头、蟹掉爪,又喊上手下十来个巡警围成一圈,一人要了一套煎饼馃子。这个要馃子的、那个要馃蓖儿的,生葱的熟葱的、放辣子的不放辣子的,还有面皮儿不要面,只拿鸡蛋摊的。小贩忙乎得晕头转向,手脚不停闲。等一众人等狼吞虎咽吃完了,不知道窝囊废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居然抓了两个大子儿扔给小贩。小贩可不敢要巡警老爷的钱,一再推托,心里暗骂:“俩大子儿还不如不给,这还落个你没明抢。”窝囊废一瞪眼:“二爷给你钱,你敢不要?”小贩嘴中连说:“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双手接过钱连连作揖,推上车跑了。

费通带着一众巡警,一个个吃饱喝足,提上马灯在天津城外巡夜。您别看西门外萧条,西门里可热闹,有的是通宵达旦做买卖的,一眼望去灯火通明。无奈蓄水池的夜巡队不能进城,就跟狗撒尿似的,各有各的片儿,费通等人顺墙子河转了半天也没开张,净剩下费鞋了。后半夜才撞上两个贩烟土的,可算见着带缝的蛋了。费通带手下弟兄穷追不舍,直追到北城的大刘家胡同一带,两个贩烟土的逃了个无影无踪。这些巡警平日里好吃懒做,走路都恨不得让人背着,贩烟土的一跑,他们就追不上了,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骂骂咧咧收队往回走。北城多为深宅大院,大刘家胡同是个死胡同,深处没有路灯漆黑一片。这也是合该出事,费通带队经过的时候,无意中往胡同里边看了一眼,怎么这么巧,但见朦胧的月光之下,从高墙上跃下一个青衣人,快似猿猴,轻如狸猫,落地悄然无声。

当巡警的一看就明白了,夤夜翻墙,非奸即盗。费通赶忙吩咐手下人等堵住胡同口,与这贼人打了个照面。但见此贼没穿夜行衣,也没蒙面,短衣襟小打扮,二十七八的年岁,身手矫捷至极,薄嘴片子、高鼻梁、准头端正,两个瞳仁漆黑晶亮,戏台上的旦角也没他长得俊,怎奈不走运,行窃得手了越墙而出,正撞上夜巡队。不过青衣人一不慌二不忙,没等十来个巡警冲上来,他先开了口:“把圈的挑帘子,老盖儿溜边!”

费通等人一愣,这是警察的暗语。贼道上说黑话,当差的一样有切口,意思是“缉拿队办案,你们当巡警的躲开”。众巡警见是缉拿队的,那可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忙把枪放下了,扭头就要走。费通天生的奴才命,见了比自己强的就往上贴,恨不得灯泡上抹糨子——沾沾光,当下讨好地问道:“拿大鱼拿虾米?”青衣人应了句:“一桩浑天入窑的,网大眼小,全把着呢!”费通一听这话,心说不对,什么叫“浑天入窑”啊?这是贼道上的黑话,暗指趁天黑入宅行窃,当差的可不会这么说!那个穿青衣的也意识到说走了嘴,不等费通做出反应,身形一晃,三蹿两纵直上墙头。一众巡警全看呆了,三丈多高的大墙,怎么上去的?

费通见对方一跑,就知道是飞贼了,捉拿蹿房越脊的飞贼可是头等功劳,急忙喝令手下开枪。几声枪响划破了夜空,大半夜的黑灯瞎火,也不知打没打中,却引来几声狗吠。众人追到墙底下借着月光才看出来,大墙砖缝中插了两枚铜钱,飞贼借此攀壁而上,正是飞檐走壁的功夫,巡警们可没这两下子。费通让手下兵分两路,一路守在胡同尽头,另一路绕至大门前,砸了半天也没人应门,几个巡警搭了人梯,翻墙进去打开门。费通立功心切,晃着小胖身子带队冲进去,飞贼已然踪迹全无。

院子里进来这么多人,里面却没动静,费通觉得不太对劲儿,冲虾没头努努嘴。虾没头心领神会,走到迎面正房大门前拍了拍门,喊了句:“巡警办案,府上有人吗?”屋里还是没有回应,这一拍却把门拍开了,原来门是虚掩的。虾没头掏出枪,一脚踹开大门,只觉一股血腥之气扑鼻而来,再定睛一看,屋里地上横躺竖卧着两具尸体,血水流了一大摊。虾没头倒吸一口凉气,没敢再往里走,战战兢兢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