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鞭刑(第4/6页)

我们一生笑得虚假,我们没有哭的权利。

谁能丢开了红尘牵念,忘做了凡人百年?

第十一层。

凤知微以为会是那种凤尾木做的盒子,不想居然是一截树枝,有些枯了,上面斑斑驳驳有些指痕。

她认了半天没有认出来,只得掀开最后一层。

第十二层,静静躺着一封信。

凤知微凝视着那封信,她读过他很多信,那时,在南海的舒爽的海风里,满怀喜悦的读过。

之后在海上清剿海寇时,亦无数次重温过。

千里来书,须得温软期盼的心情开启,才能读出人生里绵延悠长的牵记。

时景变换,物是人非,如今,信在,读信时的心绪已不在。

“殿下对你,不可谓用情不深,只是再深,深不过这社稷天下,你得想清楚。”

聪慧敏锐的华琼,在她最不能自控最轻狂时刻,一语道破。

“我是死过一次的人,因此想要尝试努力更好的活一场,想要学会珍惜人生里一些难得的心意,想要偶尔放肆一下遵从自己的心。”

信马由缰的后果,便是踏破了方寸山河。

如今,宁弈,你还要说什么呢?

解释?也许;哀求?不可能;公事公办如对陌路——八成。

凤知微在月色光影里,淡淡笑了一下,最终缓缓拿起信,一字字读了。

一开始露出“果然如我所料”的神情,渐渐便敛了眉。

“偏殿外矮树上有零落的指痕,可是你留下?你可是当时将那树当成了我?当成我也无妨,为何不等到我到来,用你的手指亲手掐紧我的咽喉?”

一偏头,看见枯枝上斑斑指痕。

那日大雪,偏殿外她茫然徘徊良久,记得曾在树下逗留,当时神魂飞散不知所以,到底对那树做了什么,她已不记得。

真难为他居然能找到那树,能看出那些根本说不清是什么的印痕,还能联想到他自己的脖子。

凤知微笑了笑,那笑,不在眼神里。

那天真正留下的关于他的印记,写在茫茫雪地里,被大雪一层层覆去,再被脚印一点点带走,他便是大罗金仙,也永不能得知。

真正的心事,永不开启。

化雪无痕。

礼篮已空,精精巧巧十二层,十二件平凡之物,一路历程。

他在告诉她不曾忘记,换得她午夜草原风中默然不语。

我的心情,收藏在了哪里?

你问我,我却给不得答案,或者就在那日娘太阳穴侧狰狞的血洞里,或者就在安平宫偏殿凤皓大睁着的眼睛里,或者就在京郊松山脚下那寂寞的孤林里,或者早已化作那日飘飞的纸钱,与雪同殉。

月光渐渐的亮起来,淡淡的红,她席地而坐,倚着窗,偶一偏头,看见天边晨曦初露,已换了明亮的日光。

十一件礼物,一封信,不知不觉,便尽了一夜。

地毡上散落着那些东西,她一一收拾起,除了已经吃掉的,都按原样放好。

忍不住笑一下——宁弈又骗她一次,说是有凤皓生辰八字的,在哪里?

淡淡的日光里,她的笑意再不复一贯的温柔而远,而是实在的,微凉的,覆上积雪,镀上秋霜。

随即她慢慢掩起了脸,将头埋在臂弯,将身子缩成一团——一个保护自己,拒绝外界的姿势。

她不知道。

门廊外有人睡在栏杆上,双手枕头,大大睁着一双七彩宝石般的眼眸,将月色从东头看到西头。

隔壁有人盘膝而坐,手心紧紧贴着墙壁,向着,她背靠的方向。

==

天亮的时候,除了三个一夜未眠的人,其余人都精神饱满得很。

最饱满的是昨晚赶到的达玛活佛,说赶到是假的,老得骨头都酥了的活佛,是被赫连铮派人用布袋子一包,快马扛过来的。

老家伙昨晚一到,便想昭告他的存在,却被担心他累着的赫连铮赶到房间去睡觉,并且不许任何人吵扰活佛,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指名传叫赫连铮。

遥遥听见前殿方向的声音,似乎有点沸腾,凤知微打开门,一眼看见睡在走廊上的赫连铮,不由怔了一怔。

赫连铮一翻身爬起来,向她伸出手,“走吧,我们去见达玛阿拉。”

他笑容坦荡,伸手的姿态充满包容,眼睛里却有一夜未眠导致的细细血丝。

凤知微看着他,缓缓将手伸进他的臂弯。

还没走到前殿,便见牡丹花儿精神百倍的指挥着奴婢安排客人,一间宽敞的大殿前席地放了很多地毡,已经坐了百来号人,把个前院吵嚷得沸反盈天。

“哪来这么多人?”

“都是你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伯伯伯母舅舅舅妈大伯子大嫂子小叔子弟媳妇……”牡丹花儿凑过来滔滔不绝。

“哪来这么多亲戚。”赫连铮不以为然,“从现在开始,那都是我的属下、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