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家的温暖可治愈一切(第4/5页)

她在努力说服自己与这份职业告别。

但放弃这份职业的感觉让她无着无落,如同一个陪自己朝夕相处、掏心掏肺了五年的朋友,突然抡了一棒子敲晕了自己,不辞而别。

小河强迫自己跟这位昔日“旧友”分道扬镳,开启新生活。就在家乡这片养她长大的黑土地扎根吧,何必再去想那光怪陆离的投资圈。

过了二月二,按东北老家的风俗,这春节就算彻底过完了。亲戚走动告一段落,爸妈开始辛劳工作。

爸爸和妈妈在小饭馆儿里倒班儿,妈妈上白班儿,清晨五点去接菜农送的菜蛋,晚上七点回家休息;爸爸则固定早晨出去打太极拳,中午前赶着顾客多的时候去帮厨,一直到晚上十点打烊。小饭馆儿专做米线米粉,几个店员都来自附近的农村,话不多但都勤劳肯干。

早晨爸爸出去之前必将早饭做好摆在桌子上,晚上妈妈则一定要给小河做晚饭,牛羊鱼虾换着花样儿地做。给小河做花式晚饭赋予了妈妈格外的成就感,“我跟你爸平时吃的少,在店里随便对付一口就行,你回来我可有得施展嘞。”

在这红红火火的一家子中,小河是最游手好闲的那个。

不同于往年,爸爸不再问她北京工作是否有烦恼,妈妈也不再旁敲侧击问她在北京小圈子里面有没有遇到可心的男生。日渐年老的爸妈这格外细心的关怀,反而让她感到忐忑。

饭馆旁边的小铺子准备转让,妈妈有想法将这个小铺子盘下来,跟现在的店面打通做个大些的门面。但又需要一笔装修费,这让爸妈有些犹豫,让小河一起去看看,帮忙拿主意。

小河随着于时参加过那么多次董事会,又是成天摆弄财务模型的人,遇到这么个小问题,倒是有些兴奋。这个简单啊,做商业模型。先看客流,转化率,翻台率,客单价小河看过那么多消费类的案子,对这一套熟得不能再熟了。

然而,当小河跟着爸妈到了饭馆里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的纸上谈兵。爸妈转一圈儿,很快有了判断。嗯,这儿有个拐角,得少放两张桌子。后厨的灶要装。门口的卷帘门要换——小小河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财务模型本领,爸妈已经得出结论,值。咱盘下来装修,装修的成本六个月就回来了。

现在正是中午最忙的时候,爸妈一到小饭馆儿就进了后厨忙活起来。

小河也随着去帮厨,但切菜端勺这些她搞不定,面点也不会,在后厨反而碍手碍脚,前厅端菜倒水这些劳力的活儿她还干的来,就借了套店员的衣服,抢着要帮忙。起初年轻的小店员们跟她客气,不让她伸手,后来客人越来越多,催着上菜倒水,小店员们也就顾不上她是老板的女儿,又是大城市回来的白领,一起干起活儿来。

就这么忙忙碌碌一整天,日落山头,到了晚上八点,客人慢慢散去,才到了小店员们吃饭的时间。妈妈在柜台算着今天的流水,眼里带笑,她的心情总是与生意好坏成正比。爸爸三口两口吃完,跟隔壁的王叔下起象棋。小店员们跟小河也混熟悉了,围着小河说说笑笑。

一天的辛苦结束,他们最放松的时候到了。

小河问他们的年龄,居然大都才2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18岁。有个小伙子起了头儿,随后他们就一拥而上对小河提问起来。

有问小河投资公司的钱为啥那么多,有问小河北京的房价那贼老贵都是啥有钱人在买,有问小河是不是以后会把爸妈接到北京养老看孩子.小河看着这些面容尚显稚嫩的弟弟妹妹们,笑着回答着。

小河问大家平时做什么,原来,大家工余会看短视频、打游戏、看网剧、听音乐——这些离家打工的年轻人的时间被手机上的各种娱乐占据。

小河的手机款式让他们羡慕不已,有个懂行的小妹妹说,“这个是今年年前才上市的新款,老贵了,小河姐,你是不是一个月能挣好多钱?”

小店员们凑过来看小河这个“北京回来的大姐姐”的手机里都装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又叽叽喳喳地纷纷掏出来自己的手机给小河秀自己新下载的有趣的APP。他们的手机大多是千元机,却被他们用保护膜保护套精心地保护起来。小河给他们解释,这里面有一些APP是自己看过的项目,也有自己参与过投资的项目,他们即将推出一些迭代产品会有什么功能——

小店员们崇拜地看着小河,噢,这几个都是用了你们的钱才发展起来的公司啊!小河姐,你忒厉害了!

忒厉害了?

小河听着,发现自己心里有难以抑制的一种情绪在蔓延。这段时间,投资圈那些经历仿似已经过了很久很久,她以为再也不会引起她心里什么涟漪。可听到这些小店员们的叽叽喳喳,她才发现,自己仍旧没有放下“这个负了自己的名叫投资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