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第7/8页)

[9] 吉尔伯特·凯斯·切斯特顿(1874—1936),1903年,他开始写布朗神父系列小说。布朗是一个从信徒忏悔中了解案情的教士。他以世俗的知识、想象力、同情心和理智解决罪案。

[10] 阿·爱·梅森(1865—1948),首次研究罪犯心理,小说主人公是法国侦探哈诺。梅森还以擅写历史小说闻名,代表作有《四羽毛》。

[11] 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兹(1879—1957),作品中塑造了弗伦奇侦探。

[12] H·C·贝利(1929—),他笔下的侦探是雷金纳德·福伦。

[13] 安东尼·伯克利,出生年份不详,笔下的侦探是谢林汉姆。

[14] 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出生在美国,笔下侦探是费尔和亨利搭档。

[15] 多萝茜·塞耶斯(1893—1957),英国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她在1923年开始写侦探小说,名作有《证人疑云》(1926)、《极毒药》(1930)、《刽子手的假日》(1933)及《九个裁缝》(1934)等。不过,她从1937年就辍笔不写侦探小说,专心写她认为重要的著作。一生写过十几部剧本,儿童文学;编纂过几大卷侦探小说、犯罪小说、恐怖小说文集,诗歌集;研究过宗教史,翻译过但丁《神曲》和古典名著《罗兰之歌》。

[16] 范·戴恩(1888—1939),真名威·亨·赖特,著有凡士探案系列小说多部,代表作有《本森血案》(1926)及《金丝雀血案》(1927)等。

[17] 艾勒里·奎恩(1905—1971),真名弗雷德里克·丹奈,奎恩是他和表兄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笔名,也是他们合著的系列小说奎恩探案中的侦探名字。作品特点是一开始就把种种线索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参与破案。代表作有《荷兰鞋之谜》(1931)、《希腊棺材之谜》(1932)、《十字架之谜》(1932)及《中国橘子之谜》(1934)等。他还编选过几十种侦探小说选集、大全,还创办并主编了《神秘故事》杂志,对推广侦探小说创作起了很大作用。

[18] 雷克斯·斯托特(1886—1975),1927年开始写作,塑造“安乐椅”上的侦探尼罗·沃尔夫,著有七十多部侦探小说,脱离老一辈小说家窠臼。1958年任美国惊险小说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森林大火》、《总统失踪》、《金蜘蛛》及《最后推断》等。

[19] “黑色电影”(Black Cinema)的兴起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1941年,约翰·休斯顿对前人根据哈米特小说《马耳他黑鹰》制作的电影《危险的女人》(1931)和《撒旦遇见一个女人》(1936)作了研究,认为太差,于是用自己的艺术眼光和手法重新拍摄,由著名硬汉亨弗雷·鲍嘉扮演主角斯佩德,配角也由两个著名性格演员担任,此片摄影技巧奇特,取得极大成功,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剧本、男配角三项大奖,被认为黑白片的经典作。从此这类影片大为流行,大部分都是根据当代名作家的名著改编的,而且绝大部分是黑白侦探片,或暴露现实中黑暗面的社会片。后来被电影史家称为“黑色电影”。代表作有据钱德勒小说改编的《夜长梦多》、《双重赔偿》,据海明威小说改编的《江湖侠侣》、《杀人者》,据哈米特小说拍摄的《玻璃钥匙》,以及《堕落天使》、《荡妇怨》、《刽子手》、《不夜城》、《哑女劫》、《绿窗艳影》、《三怪人》、《逃狱雪冤》、《三更天》、《英雄末路》、《血溅虎头门》、《正义的呼声》及《欲海情魔》等,甚至经典片《卡萨布兰卡》也在其列。这一流派的电影发展到五十年代初才趋没落,不过作为孤立的片种仍有人拍摄,杰出的有《街上的罪恶》、《下流的哈里》、《唐人街》及《出租汽车司机》等。在法国,称之为(Film Noir),也用来泛指战后拍的新浪潮电影。

[20] 罗斯·麦克唐纳(1915—),评论界认为他也是“硬汉派”小说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写作态度严谨,塑造的刘·阿契尔是另一种硬汉侦探典型。他的小说把加利福尼亚州作为西方理想破灭的象征,黄金梦只是一个褪色的回忆。刘·阿契尔从挖掘人们痛苦的心灵世界,追查出父母辈造的孽降罪于子女的悲剧。作品有一定深度,代表作是《灾祸预言者》。

[21] 1979年秋季号《美国小说研究》上刊载学者伯纳德·肖本专著《美国侦探小说的发展》,文章推崇哈米特奠定“硬汉派”小说的功绩,并说“哈米特的声誉主要归功于《马耳他黑鹰》一书的问世。他以这本书跻身于当代重要作家之列”。

[22] 平克顿侦探事务所:美国私人侦探阿伦·平克顿(1819—1884)于1850年创建的全国性机构,最初专门从事侦破铁路盗窃案件,后来也受雇打进工会,破坏罢工,并接受私人委托寻找失物、寻找亲人或仇人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