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3页)

现在的林涣可比小时候的欢宝冷静理智许多,林黛玉有时候都感觉他好像是把自己抽离了躯壳,不用双眼看人事,用的是心。

才这么想着,林黛玉就看见林涣嘻嘻笑了。

“虽然宝玉被打了有些惨,可我还是觉得解气的很,他从前的混账话太多,倒是打一顿,说不定能懂事一些。”

林黛玉忍不住点点他:“才说你冷静长大了,这会儿偏又露一点小孩儿脾气来!这话可不许当着别人的面说,不然人家只当你幸灾乐祸呢。”

林涣吐吐舌头,到宝玉院里去了。

宝玉跟前的人实在太多。

贾母和王夫人都挤在他床前,一叠声地叫丫头们端盆端水给他擦汗擦脸擦身子。

林涣看了一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才过了短短十天,袭人就成了这院里头一份的丫头,把人指挥得团团转。

“秋纹拿几张手帕来替换着擦,麝月去兑温水,其他的丫头都在外头等着去,别挤在里头,空气不流通更加不好。”

林涣分明瞧见有丫头对她不满,只是碍着王夫人和贾母在场,不敢发作,摔了帘子就出去了。

袭人也假装没看到,凑到了贾母身边去:“老太太,已经打发人去请大夫了,许是等会就来了。”

贾母还没说话,王夫人便带着哭腔说:“往日里是我做错了事儿,老太太罚我我也认了,只是可怜我的宝玉无人照看,我只错了错眼没看着,他就叫打成了这样!”

她一边哭一边拿眼看旁边杵着的赵姨娘,指桑骂槐道:“指不定是哪个狐媚子在老爷跟前吹了枕头风,才叫他这么恨自己的亲生儿子啊!”

她不知道这回宝玉挨打是为了什么缘故,却下意识地把锅推给了赵姨娘,指责她调弄人。

贾母也还没来得及问缘故,听了这话也觉得大约是赵姨娘的缘故,因而沉着脸:“好好的家里都叫这起子人搅弄坏了!那会儿凤丫头还给环小子求情,说他年纪还小,送他去国子监读书明理是正经,我还答应的好好的,公中也除了钱,让他和宝玉一道儿去,谁知道就是有人恩将仇报!”

赵姨娘冷不丁就被摆了一道,当即委屈得不行:“关我什么事儿?今儿环儿家来,我同他亲热说话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挑唆老爷?”

“主母们说话,有你一个姨娘插嘴的地儿?!”贾母喝道,“还不自觉点滚出去?”

贾政这会儿也跟进来了,他气还没消呢,听见这么说,顿时冷笑:“倒也不必说我是受姨娘们挑唆的,这畜生自己在学里干得好事!都叫先生找上门来了,难道我还要给他留什么脸面不成?!”

“脸面脸面,你这眼里只有脸面!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下得了狠手!宝玉才多大?一时做错了事又怎么了?你不能好好地同他说不成?偏要舞枪弄棒的!”王夫人哭得喘不过气,“我只这一个孩子了!但凡珠儿还在,你就是打死了宝玉又如何!”

她悲从中来:“我一共就这么两个孩子,一个劳累病死了,只剩这么个宝贝疙瘩,如今还要叫自己亲爹打死了!”

提起贾珠,王夫人眼泪更盛。

贾政也不由红了眼——那孩子是最贴他的人,长得好好的,还爱读书,眼看着就能考科举了,往后的前途光明,可惜一场风寒就没了。

还有一人也被触动了心肠,正是寡居的李纨。只是她心里难受,也有一股怨气,人活着的时候你们只一味地逼着他上进,人没了反倒念叨起来了!

她借口屋里太闷,打了帘子出去透气,独自坐在门外的长廊栏杆上垂泪。

贾环贾兰他们都到了,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娘一左一右坐着,李纨在掉眼泪,赵姨娘脸带怒意,俩人“井水不犯河水”。

贾环贾兰对视一眼,先去里头看了一眼宝玉,跟贾母表示自己来过了,方才拉着角落里的林涣问:“我娘她们怎么了?”

林涣便把刚刚的事儿都说了。

贾环贾兰两个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贾兰还好些,李纨素来温顺,家里这些人总爱提他爹如何如何,他们母子俩都习惯了,说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当他们放屁,只照常去安慰娘就是了。

贾环却不一样,他是个急躁脾气,原著里因着二百文钱就能生气的人,他再不喜欢赵姨娘,那也是他亲娘,人家都编排上了,他还能忍气吞声不成,立马就要去理论。

林涣好险才拦住他:“你又左性了不成?里头正担心宝玉呢,你再进去大吵大闹地嚷着,没得叫人嫌弃你,回头还编排你不友爱兄弟,他们心疼宝玉就让他们心疼去,兰儿都知道先安慰亲娘,你比他年纪还大些,竟然比他还不懂事?”

“再者,你这样没头没脑跑进去说一通有什么用?本来宝玉挨打就是为着学堂里的事儿,你再跑进去拉仇恨,人家回头一股脑把事情都怨怪在你头上,还以为学校里的事情是你告的状呢!白惹一身的腥臊气,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