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锅(第6/6页)

“谢谢,但是不用了,”吱吱提前谢绝了他的好意,“我爸的律师已经帮我物色好了人选。”

餐馆内突然陷入沉默。

“我爸的律师”什么的,听上去就充满了金钱的声响!

同桌的社畜池佳佳小声问道:“你爸的律师?”

吱吱点头,神态自若,“因为他矿上经常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跟各个部门打交道,自己跑不过来,一不留神也容易被坑。”

店内的沉默进一步加剧,并从各个角落弥漫起酸涩的味道。

池佳佳被摧残了一整天的脑袋,艰难地运转了下,声音干涩,“矿上?”

是我理解的那个矿吗?

吱吱很自然地点头,“啊,我家里有个矿。”

池佳佳眼神放空,呆呆的:“……啊,矿啊。”

卧槽,家里有矿啊!

听听,这是人话吗?

妈的,羡慕,嫉妒!

嫉妒令我面目全非!

再看向吱吱时,众人的眼神就变得非常复杂:

没想到啊,之前只知道她的家境不错,没想到是这么个不错法!

柠檬树上柠檬果,柠檬树下你和我……

酸,太酸了。

黄烈正色道:“打扰了。”

呵,是什么刺痛了我的双眼?原来是富二代的王霸之气。

接连两次受挫并没让他丧失信心,他的视线再次启动,缓缓划过吱吱对面的池佳佳。

后者顿时虎躯一震,心中迅速充满了期盼又矛盾的念头:

唉,如果他怂恿自己跳槽的话,答应还是不答应?

钱是无罪的,但现在这个公司的氛围真的很好……

然而下一刻,黄烈的视线就从她脸上滑了过去。

池佳佳:“……”

懂了,原是我不配!

初秋的冷雨不光带走了盛夏的酷暑,也凉透了一颗社畜的心!

唯独柳溪听说了黄烈的名号之后,神色复杂。

“原来你就是那个猎头黄烈啊!”

黄烈笑,“区区不才,正是在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就是写《黑星》系列小说的作家柳溪吧?”

《黑星》是一系列刑侦探案小说,从五年前开始被影视化,基本上保持三年两部电影或电视剧的速度问世,收视和口碑一直都很好。

柳溪点头,就听黄烈道:“你似乎对我有什么误会。”

柳溪的表情越发古怪,憋了半天才说:“你怂恿着好多作家跳槽……”

现在看来,不光是作家,但凡收入高点的,您是一个都不放过啊!

一般来说,实体作家们的收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出版发行实体书,但这方面的收入只能算是小头,真正的大头还是第二条路:影视改编。

因为后者涉及到的金额往往在几十几百万到数千万之间,而作家们大多不擅长此道,一般跟第一次合作的出品方没有太大矛盾的话,就会这么保持下来。

但是!

大概从五六年前开始吧,作家圈里突然杀进来一个猎头黄烈,他走过的地方充满了“换东家”的活动,好多出版社和影视公司都对他又爱又恨。

听柳溪说完,大家再看下黄烈的眼光中就多了点揶揄。

黄烈不以为意,或者说已经对这种反应习以为常。

他先不紧不慢给自己倒了杯葡萄酒,这才懒洋洋道:“别的先不说,我只问你一个问题,那些作家挪窝之后是不是发展比以前更好了?”

柳溪语塞。

还真是。

不光那些作家的收入更高了,就连新东家们的口碑也上去了,所以大家才对他又爱又恨。

恨的是他搅浑作家圈这一潭水,爱的却是……结果还真的不错。

见柳溪不出声,黄烈就笑了下,很认真地说:“所以这不叫挖墙脚,而是资源合理利用,人才优化分配。

我是猎头,我的职责就在于帮你们理清自己的价值,做好职业规划。”

大部分作家都只埋头写书,不太在乎,或者说不擅长为自己争取更高更大的权益。

他之前帮忙“跳槽”的那些作家,大多跟合作的出版社和影视公司风格并不相符,后者要么不会花大力气包装推广,要么有心无力。

说起来,其实是两方都浪费了。

柳溪若有所思。

黄烈笑道:“你挺好的,眼光不错,第一次签的出版社路子就对了。”

所以他基本可以算是同题材作家中发展最好的一批。

有了出版社的保驾护航,柳溪的作品很快就被有实力的大型制作公司看重,精心制作后搬上荧幕……

旁边的白鹤有一口没一口地吃水煮花生。

见黄烈灯光下眉飞色舞的样子,白鹤低低吐出两个字:

“德性……”

虽是骂,但他眼底分明泛着一抹笑意。

黄烈本想习惯性回怼,可转头见他这样,也跟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