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啦啦啦(第2/3页)

他还是不习惯使用转印纸。

“呃,也不是不行。”

不过这是经验老道的刻章师傅才能办到的事情,范兴昌心想。

[他是第一次刻章吧?]

[连老范大部分时候都会用转印纸]

[...年轻人还是谦虚点比较好]

“好,我试试。”戚临清便低头用勾线笔在玉石上写起了古字。

范兴昌探头一瞧,竟发现上头的字规整精细,没有分毫之差。

若要唯一揪出点不如意,大概就是因为少年把阴阳文给写反了。

现在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四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

可少年的字却是古代的用法,与现代正相反。

古人一般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在封泥上呈现的时阴文,在印章上是阳文,反之亦然,为了避免误会,后来阴文统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

但这也无碍。

范兴昌来了兴致,倾身端详少年的一举一动。

戚临清写完字,取出白钢刻刀,顺着印床边角轻轻磨了一下。

刀很锋利。

上辈子爷爷曾教过他刻章。在外刻章还需花费金银,倒不如自己动手来得方便省心。当时棠朝的印章用途发生了一些模糊的变化,由原来的昭信工具发展到应用于书画的题跋、鉴藏。大部分画家身边都必备一只章。

后来他也靠此给同行做章赚了些钱。

范兴昌见少年直接动手,嘴唇动了动,正想说点注意事项。

比如,小心不要割到手之类的。

没想到戚临清使刀的动作却十分熟练。

他把玉石固定在松木印床上,手指翻飞,流畅得就像挽花似的。

范兴昌瞳孔微微睁大。

[!!!!]

[WOC,这个小哥哥原来也会刻章]

[我看到前面的评论笑死哈哈哈]

[采访一下,被打脸的感觉如何?]

范兴昌仔细一看,忽然愕然:“你刻的是朱白间文印?!”

戚临清点点头。

范兴昌表情复杂晦涩,眼前的少年实在让他震惊。

其实刚才他就有些纳闷,为什么戚临清刻的章和现代流行的款式截然不同。

但着实没想到竟会是它。

人年纪轻轻的,竟然如此多才多艺。

不仅会国画,还会刻这等连他都不会的古法印章?

[朱白间文印是啥]

[谁能给我这个文盲解释一下]

在助理的提醒下,范兴昌这才得知原来直播间的观众也对此很好奇。

他想了想,详细解释道:“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就称朱白间文印。这种章始于六朝,盛行于棠宋。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而朱印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如果再将这两者融和一体,对雕刻者的腕力、审美要求很高。”

[不明觉厉]

[+1]

[@刻章范老师傅,老范你会吗?之前都没看你刻过这种章]

范兴昌看到弹幕后苦笑:“我不会。”

他自己对这个刻章法也颇为好奇。

[啥]

[喵喵震惊.jpg]

[老范你不行了,竟然还比不过自己请来的嘉宾]

[好奇1下,他和这嘉宾到底啥关系啊]

此时直播间的在线观看人数已经多达两万。

范兴昌倒没觉得有啥,一山总比一山高。

他现在特别佩服戚临清。果然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评论都是在以讹传讹。

试问一个精通国画、刻章的少年,肯定能静下心来。怎么可能会去搞那些歪门邪道?

范兴昌心里一动,当下就决定给戚临清捧个场。

他身在刻章这个行业,当然明白其中的心酸。

如今还惦记着这些小众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实在太少了。

范兴昌道:“你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刻这章?”

为了帮对方涨粉,范兴昌故意当着直播观众这么问。

戚临清没想那么多,点头道:“好。不过以您的水平,说教称不上,顶多算与您交流一二。”

弹幕疯了。

[我擦我擦我擦]

[小哥哥好会说话]

[再配上这低音炮。莫名很苏]

[我怎么感觉老范本来想教对方。结果现在反被教]

[老范:?年轻人不讲武德]

[笑死哈哈哈]

[范师傅也挺可爱的]

[不耻下问,真性情]

[只有我的关注点在这个朱白间文印上吗]

[老范都不会的肯定是好登细]

[快学快学!]

[今天又从直播中学到了新知识呢hh]

……

等这场直播结束,范兴昌一共收到的打赏加起来都有三千多块。

比他上场的单人还要多两倍。

观众们很满意,纷纷嚷嚷着让他下次再请这名嘉宾。

[感觉这位嘉宾是个深藏不露的刻章大师]

[小哥哥下次能露脸吗]

[听声音看手,感觉像是个大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