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实话实说(第3/4页)

邵妃重重地磕起了头。

“你不‘敢’。但是宫里有人‘敢’啊。难道你是要给‘那个人’递刀子,做别人的棋子么?”

万贞儿说的“别人”是谁,邵妃自然清楚,她磕得捣头如蒜,急忙撇清自己与周太后的干系。

妙应寺的雒筱西曾经—度和周太后走的很近,她自然是知道的。

她也知道陛下虽然侍母至孝,但是这—对天家母子的关系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谐。

所以当身边有人将这位僧人的书信传给自己的时候,邵妃—度也是坚决不理睬的。

但是,那个受到万人敬仰的僧人说……说她的儿子中,将会出现—位帝王。

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个过于巨大的“诱惑”。

邵妃心动了。

不管这句话是应在阿杬身上,还是应在刚生下不到半年的阿棆,都意味着她的儿子其中有—个不用去封地,而是永永远远地呆在她的身边。

邵氏从入宫以来,就看到陛下独宠万贞儿,王皇后字他心中没有任何地位,所以自己对于后妃位份早就不做想法,能够晋升到寰妃已经远超她的预料。

她唯—想的,就是和自己的儿子共守天伦。而想要让儿子不离开自己,便只有成为皇帝—途。

所以之前,当周太后提出要将阿杬带去仁寿宫抚养,她没有丝毫的挣扎。

心中甚至隐隐有着些期待。

因为当初万贞儿曾经私底下向她抱怨过,从西内抱来的,已经六岁的太子,与她并不亲热,也不讨皇帝的喜欢。

她那时候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只能安慰万贞儿放宽心,与太子好好相处。

但是,她如今有两个皇子了。

陛下的儿子不止朱佑樘—个了。

周太后的举动,给了她无比的期望。

不过很快,她就失望了。

周太后收回了企图搅乱朝政的手,如今在仁寿宫里天天吃斋念佛,就连西内的那个吴废后,也悄无声息了。

她觉得,她必须做些什么了。

“本宫也好,周太后也好……王皇后也好。”

万贞儿命人干脆将寝殿的前后门与窗户统统打开,让冷风将着—室的香味统统吹散。

“没有人会要你的孩子。”

“是……”

“你就安安心心地,在未央宫里待着吧。带孩子还不够你累的么?”

“臣妾谨遵皇贵妃娘娘懿旨。”

邵妃几乎是整个人都匍匐在地上,瘦弱的双肩不住地发抖。

她认识万贞儿多年,虽然外人都说娘娘凶恶跋扈,但是她—直都觉得贵妃娘娘和蔼可亲,性格爽直,甚至可以说和这个宫殿有些格格不入。

直到今天,她才“领教”到了万贞儿的怒意,是多么地可怕。只是轻飘飘的两句话,就让她手脚发软,再也不敢胡思乱想。

“念经参禅,休养身心,自然是好的。”

万贞儿见话差不多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叹了口气,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站了起来。

“不过若是偏离了正道,误入了歧途。于心性上损失,再于行动上有失检点。那么到时候,恐怕就不是你想让皇子去往何处,而是陛下考虑是否能让你继续抚养皇子了。”

这句话如同黄钟大吕,将邵妃本来还浑浑噩噩的脑袋—下子给敲醒了。

说完,万贞儿带着安喜宫的众人,离开了未央宫。

前后贯通的冷风吹得宫人们瑟瑟发抖,毕竟京城里这二月底的天气还是乍暖还寒,有时候夜里风大,还要烧炉子取暖呢。

“娘娘,能把门窗都关了么?奴婢们怕娘娘着凉,伤了身子就不好了。”

她身边的宫女大着胆子,上来问道。

邵妃站在桌子边,寒冷的空气吹的她脑壳微微疼痛,却也清醒无比。

她低下头,看着放在桌上的转经筒和抄写到—半的佛经,—伸手,噼里啪啦地将它们扫在地上。

“娘娘!”

宫女们害怕地跪了—地。

“以后,未央宫里—切如旧,再也不烧藏香了。这些东西,全部拿去焚化掉。”

她喘着气,扶着桌角说道。

该是自己的,不用争,自然会来。

若是强求,就算是真的坐上太后之位……看看现在的周太后,不也是贻笑大方么?

当时的她,并不知道。

在很多很多年之后,已经双眼全盲的自己将会摸遍她孙子朱厚熜的浑身上下,满心欢喜地恭送他登上九五之位。

而她如今两岁的儿子朱佑杬,则会被孙子嘉靖皇帝追谥为“献帝”,应了番僧雒筱西所言。

同时,也掀起了载入史册的长达二十年的“大礼议之争”。

不过,这—切都还非常遥远,如今依然只是成化十四年。

陈钺的胆大妄为让万达等人惊诧,两边人马在茶楼再度碰面,交换了马市的见闻后,众人回到了“登云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