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5/7页)

周寻:“没关系……”

他只是来这里打工的。方思澄是老板孩子,他犯不着去介意。

周寻见已经吃的差不多,起身收拾餐桌。这时听见老人道:“我想麻烦你一件事。”

周寻看过去:“您说……”

老人:“你能跟我家澄澄……当朋友吗。”

周寻:“…”

这种话,周寻只在很小的时候听过。

当时他只有三四岁,没去上幼儿园。男人喝醉了酒就躺在家里睡觉,也不会睬他。所以他学会了自娱自乐。

某一天屋外传来很大动静。他不想吵醒男人,跑去开门。结果发现对面门敞开着,几个人搬着家具进进出出。

这是新搬来的邻居,里边有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儿。

小孩儿母亲问能不能跟她家小孩儿一起玩。

周寻答应了,并且心情十分激动。

他从没有过朋友。

那之后两人的确一块儿玩过几天。但在那孩子上幼儿园后,便再也没说过话。

小孩子的友谊就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听了老人的请求,周寻没有直接拒绝,却也没有答应。

毕竟“交朋友”这件事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单纯,只要有一个玩具,就能一起玩上一天。

开店以前还有许多准备工作。

周寻先去了附近面包店做调研,记录口味和陈设方式,以作参考。

回到店内以后,优先改变了面包陈列。

首先是,外观好看的面包靠近橱窗陈列,能让过路客人一眼瞧见。并且量要足,不能给人一种卖剩的印象。

其次是排列要井然有序,尽量呈九宫格放置。

关于宣传用的招牌,暂且用小黑板替代。这样每天都能更新推荐菜单。

“关于新品研发……”

周寻看了眼方思澄,在计划表后边打了个三角,“先暂时延后吧。”

毕竟研发新品要耗费大量时间。他们得先观望一下客人引流效果。

“明天开店的时候我会去分发试吃品。”周寻道,“得麻烦你早点起来了。”

方思澄没说话。

周寻扣上笔盖:“今天先这样……”

光是商品调研就花了一天时间。所幸店里客人不多,方思澄一人也忙得过来。

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只等第二天实施。

“你……”方思澄看着他,“以前干过这些?”

周寻:“我在面包店打过工。”

虽然是上辈子时候的事。

方思澄:“你很缺钱?”

周寻:“我需要存钱……”

他没有细谈,只道,“所以店长能收下我,我很感激。”

周寻其实也看出来了,老人让他留下并非是真的需要人,而是为了方思澄。

就像老人自己亲口说的,希望他能与方思澄做朋友。

但周寻有自己的考量。

无论老人怎么想,他都是为了赚钱而来。知道什么是分内、什么是分外。

“…”

方思澄低头,“抱歉……”

突然听见这句,周寻一顿。

“我前几天说过的话,说你是来体验生活。”方思澄道,“抱歉,我撤回。”

周寻明白了:“你以为我家很有钱?”

“一中大部分人不都这样?”方思澄缓缓起身,“交钱读个重点高中,成绩不好就去留学。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学习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他以为周寻也是这样。

之前成绩平平无奇,后来却突飞猛进。除了家庭条件优秀找了补课老师外,他想不出其他原因。

至少,周寻肯定很有“时间”。

方思澄原本是这么以为的。

像他家里开这种小店,从小就要帮忙看店,还得被迫去学做面包。这种东西就算学出来了,也挣不了大钱,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从周寻身上,他却看出了不同的可能性。

对方哪怕是在外打工,也会努力做到最好。

方思澄觉得,这是自己的欠缺之处。

方思澄:“明天开店以后,我会尽力配合你。”

对方态度软化了一些,倒让周寻有些不习惯。

他轻咳一声:“好,加油吧。”

转眼到了第二天。

周寻打开店门,将小黑板放到门口。

面包大半数都上了货架,剩下的还在烘烤。浓郁的奶香自后厨传出。周寻穿上围裙戴上鸭舌帽,端着试吃品走出店门。

为顺利引流。位置不能离门口太远,最好是肉眼能看见店门的距离。

而相比男性,女性对于甜点这类试吃品更难拒绝。

周寻派发了一些之后,便有人主动上来搭话。

“味道好香!你家店在哪里啊?”

是几个结伴而行的女孩。

周寻帮其引路,介绍说:“今天每人买两个以上,会打八折。”

女孩笑嘻嘻:“那我们一人买五个,你能给我们你的联系方式吗。”

周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