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庆功宴(第2/2页)

明达落落大方,抬手示意众人免礼,另一只手藏在袖下却是自始至终没有松开唐昭。

为军队举行的庆功宴不比旁的宴会,女眷甚至宫妃都不会出现在宴席上。不过明达显然是个例外,朝会她都去得,自然不会在乎区区一个庆功宴。甚至上朝时因着先帝给的特例,明达在御阶上还有一把座椅,可以堂而皇之坐着听政。

宴席的座次格局也颇有讲究,一般来说都与朝会相似,按照官职品阶来定。只是庆功宴稍有不同,因着是为庆功而设,有功者自然能得些优待,座次也向前排些。

当然,这影响不了明达,因为她的座次是在御阶上的,尊贵仅次于皇帝。

宫宴分案而坐,大多是两人一席,明达看了眼自己位于御阶上的坐席,想了想觉得带着唐昭同席有些不合适,也有些太高调。于是她美眸一转落在下方——唐昭此前只领着公主府长史的职位,在朝中是没有官职的,可此番庆功宴,她作为监军位次却是仅次于主帅。

明达扫了一眼,拉着唐昭便在殿下落座。原本要与唐昭同席的将军见状,相当自觉迅速的往后挪了一位,随后整排座次也都跟着挪了挪。

众人刚重新落座,宫宴的时间也到了,小皇帝身着冕袍踏步而来。

群臣再度起身相迎,小皇帝端着威严自殿中走过,只在经过明达二人面前时脚步略顿了顿。他先是瞥了眼御阶上空落落的位置,再看一眼携手并立的两人,目光霎时变得哀怨几分。

唐昭被看得生出几分欺负小孩儿的歉疚,明达却是不为所动。她淡淡一眼瞥过,小孩儿当即收回目光,又恢复成一幅威严正经的模样,脚步不停踏上御阶,在那高高在上的位置落座。最后才转身,对着殿下还保持躬身行礼的众人说道:“众卿平身,都落座吧。”

众人谢恩后重新落座,随后酒菜歌舞也陆陆续续入得殿来。

今日晚宴是为庆功,歌舞开始之前,小皇帝便摆了摆手示意内侍总管宣旨。内侍总管当即上前宣读圣旨,开头照例是文辞华丽的褒奖,众人听得多了不觉什么,后面才是众人关心的封赏问题。

此番大捷,平定北地叛乱,重创并驱逐胡人。不提有关于延平帝的敏感话题,总归是大功一件。其中主帅显国公自然当记首功,不过他的国公爵位早已是封无可封,因此小皇帝便特许显国公府能承袭三代始降,并赐予钱财田地,可让不少勋爵眼红。

除去显国公这个主帅,其次当封赏的便是唐昭了。不提她监军的职位本就是最易攫取功劳的,此番北地大捷她也出力不少,早已让军中将士心服口服。

显国公得到的是爵位与钱财,唐昭得到的封赏就更直接一些,明眼人也能从中看出小皇帝的信重与偏向——小皇帝将东羽营交给了唐昭,虽不是宫中禁军,但四营拱卫京师也是重中之重。尤其自来东方为尊,东羽营较之其余三营,也是隐隐胜过一筹。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在之前的朝堂清洗中,东羽营统领不幸卷入其中,如今已被停职下狱。朝中原还有不少人对这位置虎视眈眈,却不想小皇帝直接给了自家姑父。

不少人心中泛起了嘀咕,觉得小皇帝对姑母姑父信重太过,只怕为将来埋下祸患。

但唐昭其实无意官职,她更想跟在明达身旁帮她。不过圣旨既下也容不得她推辞,便只好先领受了,回头再做打算——讲真她不觉得这是小皇帝与明达商议的结果,顶多是与丞相商量过,或者干脆就是小皇帝的自作主张。因为明达肯定舍不得她见天往城外军营里跑!

想到这里,唐昭偷偷瞧了眼明达,果真见她抿着唇,不怎么高兴的模样。指不定等宫宴结束,她就得去寻小皇帝,与他好好“谈谈心”了。

再之后便是其余将领的封赏了,虽不如显国公与唐昭的功勋耀眼,但按照功劳高低,众人也是各有收获。大殿里随着一声声谢恩之音落下,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

等封赏的圣旨彻底宣读完,小皇帝便当先举起酒盏,宣布开宴。

随后歌舞上殿,觥筹交错,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