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顾励见他并未表达对顾双兰的反感,也没说“顾双兰杀夫死有余辜”这种话,心中颇感安慰。杨廷璧这人饱读诗书,却并不迂腐,这件事交给他来办是找对人了。

顾励说:“顾双兰长时间承受家庭暴力,她选择杀夫,乃是情有可原。朕只是想让百姓们明白,朕要维护的是每一位百姓的人权,即便是女人和儿童,也拥有独立的人格,任何人不得伤害他们的权益。”

顾励隐约有了点想法,他没必要把矛盾引到君权和男权上头来,他要强调的是人权,是即便弱者,也有安全无虞地享受生活的权力。顾双兰这事如果能办好,正好可以让他借机促进立法改革,把保护妇女和儿童写进《大楚律》里。

杨廷璧眸光闪动,凝视着顾励,微笑道:“臣明白了。陛下愿意把这事交给臣,是臣的荣幸。只是既然要造势,这事便不是臣一人能办得的。”

顾励说:“你去安排吧。”

杨廷璧的文章,第二天便刊发在了《大楚晨报》上。杨廷璧用词委婉,辩证却鞭辟入里,态度鲜明,把人权的话题抛了出来,接着便谈到弱势群体,谈到妇女儿童。儿童尚且不好界定,但是妇女和男子一样,也按人头交税,自然该同样受到国家律法的保护。一个女子在街上被人殴打,尚且可以报官,在家中遭丈夫殴打,为何就必须默默忍受?难不成是夫妻这层关系,给了男人天然支配女人的权力?所谓夫为妻纲,是否应该给出先置条件?丈夫贤明宽和,才是妻子的表率。

就凭《大楚晨报》这个销量,他的文章一出来便引发了广泛讨论。此后几天,姜文渊等人也纷纷撰文,声援他的论点。当然,也有不少老学究跳出来驳斥他的观点。

最佳辩手杨廷璧咬死了三纲五常应有先置条件,譬如君为臣纲,人君贤明,才是臣子们跟随的目标,若是荒淫无道,昏聩无能,就譬如商纣王被臣子西伯姬昌推翻,乃是顺应天命。既然姬昌可以推翻商纣王的统治,那么妻子反抗不仁德的丈夫,又有什么不对?!若是丈夫无论如何暴虐凶恶,妻子都不能反抗,那么周武王就是得位不正!

顾励看到这个论点的时候,简直要为杨廷璧拍手叫好。他提出的人权观点,其实不够本土化,反而是杨廷璧从儒家最爱讲的那一套君君臣臣出发,把对手给驳倒了。

就在这隔空论战趋于白热化的时候,顾励让顺天府把案子移交到刑部,由三法司牵头会审。

只不过,这一次他亲临审案现场,作为旁听。

从京城蔓延到南直隶以南的这一场文坛骂战,三法司的几位大佬们早就嗅出了风向。杨廷璧和姜文渊等人的文章,他们也看过,不得不承认,杨廷璧提出的先置条件那一套,他们无法反驳。

是以无论顾励这次会审中是否到场,结果都是预料到的。然而,让顾励没想到的是,会审进行到一半,三法司的大门居然让人闯了进来。

几个学究生员辩驳不过杨廷璧等人,又不甘心就这样认输,便闹到了京城中的监察部,听说今天三法司会审顾双兰杀夫案,这些人终于明白,这阵子的文坛骂战是在为这件案子作伐子。

无论如何,不能就这样认输。一旦顾双兰杀夫若是就能这般抹平,那往后还有没有王法了?这帮人便闯到了三法司的门口,气势汹汹地闹了起来。

然后被人带入了审讯堂。

见到坐在堂上身着明黄之人,这帮人登时懵了。

江延书冷着脸,看着这些人,问道:“你们可知道,擅闯官署衙门,是要治罪的!”

一生员梗着脖子说:“便是治学生的罪,学生今日也要把该说的话都说了!杨廷璧诡辩狡肆,油嘴滑舌!这蛇蝎毒妇若当真杀了丈夫还能被裁定无罪,那天下间还有王法吗?以后所有的女人杀了丈夫,都没有后顾之忧了。”

江延书点头道:“好,你倒是个硬骨头,来人,先将此人带下去杖责二十大板。”

那生员叫道:“要杖责,便在此处杖责。学生绝对不会离开,若是离开,你们便要即刻放过这毒妇。那学生的打就白挨了。”

顾励不禁服气。见到他坐在这里,其他人都不敢啃声了,这生员却还是这般硬骨头,唉,若是脑筋能稍微转一转,也是个堪当大用的人才啊。

江延书道:“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由得你挑三拣四不成?”

顾励摆摆手:“既然他愿意在此处行刑,便成全他。”

江延书即刻叫了人来,把生员拖过来,按在地上,打了三十大板。

他知道顾励心地仁慈,是以这三十大板并未下死手。那生员受了刑,还能说话,喘了口气说:“学生既然受了刑,这毒妇是否也该按照我大楚律法,从严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