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外六篇:莲蓬(第7/8页)

眼看这雨越下越大,一名农人奔回家去取伞,但家住得远,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余下人都干着急,搭着手,能给那受伤农人挡多少是多少。可这样下去,怎么也不是办法。哪怕拿到了伞,那也没有几把,总不能给一两人遮着,其余人都淋着吧?

一人喃喃骂了句:“见了鬼一样,这么大的雨,说来就来。”

这时,一名农人道:“把那棚子扶起来吧,能顶一会儿是一会。”

不远处有一座废弃的老棚子,用四根木头撑起。一根歪了,一根常年风吹日晒,腐朽了。

一人犹豫道:“不是不能动他吗?”

“几……几步路应该没事。”

众人七手八脚小心翼翼把那受伤农人抬过去,便有两人去扶那破棚子。谁知,两名农人,却还扶不起一个破棚顶。旁人催促,他们铆起了劲儿,脸涨得通红,却是纹丝不动。再来两人,还是不动!

这木棚棚顶以木作框,覆着瓦片、茅草、层层灰土,分量绝对不轻。但也不至于四个常年耕作的农人也抬不动。

没靠近,蓝忘机便知道怎么回事了。他走到木棚之前,俯下身,托起木棚顶的一角,单手将它抬了起来。

几名农人惊呆了。

四个农人都抬不起来的棚顶,这少年竟是用单手就把它抬了起来!

呆了一会儿,一名农人便低声对其他人说着什么,未犹豫片刻,他们便七手八脚将那农人抬了过来。进木棚时,都瞅蓝忘机,蓝忘机目不斜视。

放下人后,便有两人过来道:“这位……公子,你放下,我们来吧。”

蓝忘机摇了摇头。那两名农人坚持道:“你年纪太小,顶不住的。”

说着,把手举了起来,要帮他顶这雨棚。蓝忘机看他们一眼,也不多言,只略略收了几分力,那两名农人登时脸色一变。

蓝忘机收回目光,放回原先的力道,两名农人讪讪蹲了回去。

这木棚竟是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重,这少年一撤手,根本撑不起来。

一人打了个寒噤,道:“奇怪,怎么进来了反倒更冷了。”

他们却都看不到,此时此刻,木棚的中央,正吊着一个枯发长舌、衣衫褴褛的身影。

棚外雨打风吹,这身影便在木棚下摇摇晃晃,带起一阵阴风。

就是这只邪祟,使得这片棚顶异常沉重,无论如何也没法被普通人抬起来。

蓝忘机出门没带度化之器。既然这邪祟并无害人之念,自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将它打得魂飞魄散,看样子也暂时无法说服它把自己吊着的尸体放下来,便只能先撑起这屋顶了。回头上报,再派人来处理。

那邪祟在蓝忘机身后晃来晃去吊了一阵,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抱怨道:“好冷哦……”

“……”

它左看右看,找了个农人靠上去,似乎想暖一暖。那农人忽的一阵哆嗦。蓝忘机微微侧首,给了它一个十分冷厉的眼角余光。

那邪祟也打了个哆嗦,委委屈屈地回去了。可还是伸长了舌头抱怨道:“这么大,这么大雨,这么敞着……真的好冷哦……”

“……”

直到大夫来,众农人竟是都没敢跟蓝忘机搭话。待到雨停,他们把伤者挪出木棚,蓝忘机放下屋顶,一句话也没说便走了。

待他赶到莲塘时,业已日落。他正要下湖,对面撑出来一只小船,船上一名中年女子道:“哎哎哎!你是做什么的?”

蓝忘机道:“摘莲蓬。”

那女子道:“日落了,我们天黑以后不放人进去的,今天不行了,改天吧!”

蓝忘机道:“我不多做停留,一刻便走。”

女子道:“不行就是不行,这是规矩,规矩不是我定的,你问主人去。”

蓝忘机道:“莲塘主人在何方。”

采莲女道:“早回去了,所以你问我也是白搭,我要是放你进去了,这湖的主人可没好话对我说,你不要为难我。”

听到这里,蓝忘机也不勉强了,颌首道:“打扰了。”

虽然神色平静,但就是能看出一种失望之意。

采莲女又看他白衣如雪,但半边被雨淋湿,白靴上也沾了泥迹,放软了语气,道:“你今天来晚了,明天早点来吧。你从哪里来啊?刚才好大的一场雨,你这小孩子,不是淋雨跑着来的吧?怎么也不打个伞,你家离这里多远啊?”

蓝忘机如实道:“三十四里。”

采莲女一听,噎了一下,道:“这么远!那你一定是花了很久才到这里来的吧。要是实在想吃莲蓬的话,你去街上买嘛,多得很。”

蓝忘机正要转身,闻言止住,道:“街边莲蓬不带茎。”

采莲女奇道:“你难道就非要带茎的?吃起来又没什么区别。”

蓝忘机道:“有。”

“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