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开始钓鱼的第四十三天:(第2/4页)

天香阁的背后也不是没有人,未免那人自己吓自己,采取什么先下手为强的人间惨剧,闻嘲风便觉得,不如利用寒江雪开店的这个机会,安抚住对面不该有的躁动情绪。一如闻嘲风之前为了和寒家建立联系,主动给了寒武侯一个救他的机会。

寒江雪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小伙伴。

店铺选址定了之后,下一步……并不是就能够开始装修、准备开店了。

而是先要去相关衙门,获得经商许可。

寒江雪以前看过不少网文,却很少在涉及主角经商的情节里,看到他们办理并获得相关凭证。这导致寒江雪一度以为古代是不需要的这些的,但事实却是,如果人人都可以经商,那朝廷又要怎么管理呢?连每个村的屠户和猎户都需要上报和限制数额,更何况是古代一直比较注重打压的商业行为了。

每一个要从商的人,都要去当地的县衙进行登记、报备,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正式地开店营业。当然,也能不办证就偷偷开店,但那就是传说中的黑店了呀,被查到可不是罚款那么简单。

当然,一般来说,这种许可很容易获得,不会有太多为难与限制,只要去报备了,就会得到允许。不过,也要做好被写入商籍的准备。

朝廷命官和宗亲勋贵是不能从商的,但他们的女眷、亲戚和仆从并不受此限制。

大部分贵女不愿意亲自经商,只是怕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前程。但如今已经不怎么需要担心了,自先帝改了商人之子也可举科的规定后,就有越来越多闲来无事的当家或不当家的主母,投身到了自家铺子的经营与管理之中。

寒家的所有铺子,就都记在寒夫人的名下。

寒夫人出嫁前也姓王,和王将军的姐弟缘分,便是从比邻而居以及这个同姓开始的。因此,寒家所有铺子的统一商号就叫“一川”,从寒夫人的王姓拆分而来。

名义上,是寒家的宅老在打理一川商号旗下的店铺,但实际上的的掌舵手却是千里之外的寒大寒一生。

早在弟弟来信说准备开个甜饮铺的时候,寒大就已经提前替弟弟准备好了相关材料,寒江雪只需要把东西递交到雍畿府衙专门的部门就行。因为他不是另立商号,只是在自家原有的商号下面多备案一个商铺,流程是非常简单且方便的。

理论上不应该有任何问题。

但麻烦就麻烦在了这个“理论上”,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寒江雪打算给自己的甜饮铺起名为“方伯甜饮”,灵感来自之前他被皇帝安利的那个鹿嫂汤面。

一听就特别有亲切感。

可是偏偏被卡住的,也是这个名字。去备案的人提寒武侯府都没用,因为材料直接被标为异常,转交到了地锦卫查办。

寒江雪都惊了,他就是起个名,做错什么了?

地锦卫那边倒是还算客气,主动登了寒家的门,说是和宅老商量,实则就是与寒江雪通气:“您年纪小,大概不知道方娘子的事,但毕竟涉及了一些宫中旧闻,衙门那边不敢擅专,只要换个名字,我们这边肯定给过,定不会为难。”

“方娘子?”寒江雪坐在屏风后面,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方娘子是早以前宫里的膳食娘子。”大启的御厨是不分男女的,只不过女性御厨会有个专门的称呼叫膳食娘子。方娘子是很多年前名满京城的大厨,但因为卷入了一些不能说的秘密里,连人带名字都直接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她的家人不是一起死了,便是隐姓埋名回了老家。但方伯之名,还是引动了一部分人的神经,这才有了这个麻烦。

寒江雪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方伯有可能说的是真的,他家真的出过御厨。

“若我不愿意改呢?”寒江雪也不知道自己在执拗什么,只是觉得这种本来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就非要上纲上线的做法太神经病。更何况他这边起的还是方伯,不是方娘子。

地锦卫那边的来人不仅没生气,还反而像是早有预料:“那就只能由我们大人来和虚衔您对接了。”

这地锦卫的直属上司不是别人,正是夏副使夏荪。这位大人在之前寒江雪和无夷王遇刺的案件里,高调出场过,后来因为不配合工作又被无夷王给边缘化了。他被派出去调查千里楼,什么都没调查到,又灰溜溜地回了京。

寒江雪没想到对方竟会在这里等着自己。

人果然轻易不能结怨,因为指不定在哪里就会转角遇到鬼,被对方卡一下。寒江雪合理怀疑,方伯根本不是问题,是夏荪故意找茬。

但县官不如先管,寒江雪的理智拦住了,让他和气地又问了屏风那边的地锦卫一句:“那我怎么才能见到夏大人呢?”寒江雪在想明白这就是夏荪故意的之后就知道了,不管他改不改名字,都会被为难,索性不如就坚持继续叫方伯甜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