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传言 指不定这两人早就已经厮混在一块……(第6/6页)

不好的话?

姝娘仔细回想了下,她应当也没做什么,为何会传出不好的话呢,“春桃,出什么事儿了,你便同我直说吧。”

春桃叹了口气,旋即愤愤道:“也不知村里哪个烂了舌头的,说姝娘姐姐你......你贪慕虚荣,所以才看不上先前那些亲事。还说你早就勾得了那沈公子,与他厮混在了一块儿。”

姝娘惊了惊,“这话是何时传出来的?”

“就昨日午间,你爹娘走后不久,这些话就不知从哪儿传了出来。”春桃扁了扁嘴,“昨日那沈公子帮你,又全然一副不怕那县老爷的样子,村里都在说,沈公子家中不简单,指不定不是一般的富贵人家,还说,你早便看出来了,表面装得一副疏离有礼的样子,兴许早就爬了......”

后头的话太过龌蹉难听,春桃实在说不出口。

这长平村的人,虽是淳朴,可免不了爱嚼口舌。整个村子也不过三十几户人家,不消一日,谣言便传得沸沸扬扬,还有鼻子有眼的,连她娘都信了几分。

“这些定都是他们胡说的。”春桃安慰姝娘,“我知道姐姐的为人,你和沈公子是不是清白,我还不清楚嘛。”

姝娘沉默着,并未应她。

那些传言的确是假的,可若说清白,搂也搂了,抱也抱了,她和沈重樾之间实在算不上多清白。

她勾唇对春桃轻笑了一下,“无妨,让他们说去吧。”

嘴长在他人身上,她止不住他们说,便只能装作听而不闻了。

春桃走后,姝娘心不在焉地蹲在院中摘芦笋,摘了满满一篮子,正要进屋去,却有人快她一步,将篮子提了起来。

姝娘抬首看见沈重樾的脸,蓦然想起昨夜荒唐的梦,她低眉掩下眸中思绪,佯作平静地唤了一声“公子”。

“身子还可难受?”沈重樾问道。

姝娘摇摇头,“多谢公子关心,今早熬了碗姜汤喝,好多了。”

两人一问一答,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沈重樾看得出来,姝娘今日在他面前更加拘谨了。

分别靠得近,可姝娘却像是在二人之间立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将他生生挡在外头。

沈重樾心中滞闷,少顷,缓缓道:“昨日来不及同你说,我只能在这里呆上两日,明日一早便要走了。”

明祁帝已下了密旨宣他回京,他即便再任性,也不可能耽误太久。他之所以再赶回来,就是想与姝娘好生道个别。

只不过如今,他改主意了。

姝娘听到他要走,下意识以为他很快又会回来,问道:“公子这回要走几日?”

沈重樾沉默不言。

不是几日,太后寿辰在一月之后,没有两个月,他不可能回来。

姝娘从他的反应里意识到什么,心微微沉了沉。

看来他是真的要走了,彻底离开这里。

“公子住了有一段时日了,家中定是十分惦念,也是时候该回去了。”她说得又轻又慢,言语间似乎并不在乎他的去留。

沈重樾蹙了蹙眉,蓦地道:“姝娘,你可愿随我一起回去?”

姝娘杏眸微张,少顷,眸光逐渐黯淡下来,她摇了摇头道:“公子若是为了那庙中的事,还请公子忘了吧,姝娘并不需要公子负责,姝娘只想守着刘家好好过日子。”

周氏走了以后,她便在心中发了誓,不管刘淮回不回来,她都要替他们守在这里。

一辈子。

沈重樾本以为姝娘对自己守活寡的事多少是有怨言的,但见她说这话时目光真挚,不由得五味杂陈。

他不知姝娘究竟为何要如此执着,但似乎害了姝娘的正是他和刘家。

他垂在袖中的右手不自然攥紧又松开,低沉的声里透着几分无奈:“你若不愿,我不会逼你。”

他顿了顿,忽又突兀道:“明日县城有一场庙会,当是十分热闹,可要随我去看看?便只当是......送送我。”

姝娘愣了一下,没答,旋即微微撇开了脸。

沈重樾了然。

若不是朝中事态紧急,他断不会就此回京,更何况是离开那么久。

想到要分别两月,他连与姝娘相处的最后一日都不愿放过,才会突然提出去逛庙会。

可到底是他一厢情愿。

沈重樾提步离开,快走到院门口,蓦然听身后的姝娘低低唤了他一声。

他回过头,只见姝娘一副踌躇的模样,看着他,吞吞吐吐道。

“庙会......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