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来日再见(第13/18页)

秦凤仪很不客气地骂了一回这些没脑子的御史,然后说了建港之事,信上也说了,要是朝廷出这笔银子,怕是难办。他自己筹钱,以后待港口建成,每年他都要截留些银钱还债。

反正,这样的大好事,除非景安帝突然老年痴呆,不然是不可能拒绝的。至于秦凤仪开办“官学”,还有招募山民土人为兵之事,景安帝都未曾放在心上,不过秦凤仪先时都未知会一声,这也有些过分,正赶上有御史参奏,所以,景安帝就给他走了一下政治程序。

如今秦凤仪港口修建之事,很奇特,即便再多嘴的御史也没有多说一个字,甚至大皇子也是里里外外地支持此事,还说:“虽则镇南王不需朝廷出银子,哪里好一点儿都不出的。虽则朝廷也不宽裕,还是赏赐些吧。”

景安帝也是这样想的,问了问户部,程尚书管户部管得那简直就是个吝啬鬼啊。当然用程尚书的话说,每分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至于南夷建港口,镇南王都说了自己筹款了。何况,户部的银子都有去处了。景安帝硬是没要出银子来,连大皇子都看糊涂了,想着这姓程的不是一直与那姓秦的交情匪浅吗,怎么连这点银子还舍不得了?

其实,这就是大皇子的短见了,程尚书身为户部尚书,内阁重臣,虽与秦家有些私交,但怎么可能去为秦凤仪效力。程尚书能在户部尚书之位安安稳稳地坐着,自始至终都是景安帝的心腹之臣。倘程尚书效忠秦凤仪,焉能是他出面从秦凤仪那里要出茶、丝、酒、瓷四样的商税来!程尚书向来公私分明,此方极得景安帝信重。

景安帝没从户部要出银子,只好从内库拿出五十万赏赐了镇南王,支持他建港口。同时,景安帝还写了封情深义重的私人信件给秦凤仪,信上大致的意思就是:虽则朝廷没银子支持,其他方面,有什么需要只管开口。

总而言之,除了那五十万,没有半点儿实惠。

大皇子却在宫中暗道:终于把闽王得罪完了啊!他还同他爹道:“闽王那里不知底理的,只怕会有些情绪,还需父皇安抚一二。”

景安帝不以为意道:“这有什么可说的,镇南王自筹银子建港,朝廷难道能不允?我看泉州市舶司收入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话到这里,倒是给大皇子提了个醒,大皇子道:“镇南王做事一向利落,依儿子看,他这港口也耽搁不了多少时候。南夷市舶司的人选,是不是得叫吏部斟酌着了?”

“是啊。”景安帝点点头。

大皇子顿时想着,塞几个人进去方好。

不知道大皇子是不是风水转运的缘故,今年于他而言,简直是顺风又顺水啊。自从开了窍,有些僵硬的父子关系重归融洽不说,大皇子于朝中也是连受好评。这不,秦凤仪自己出银子建港口,算是彻底与闽王翻脸了。结果待到今冬,还有一桩喜事等着大皇子呢,秦凤仪又干一事儿,把徽州巡抚给得罪翻了,两人的官司一直从年前打到了年后去。

这事真是说来话长,秦凤仪也没想到徽州巡抚堂堂正三品大员这般没风度。

秦凤仪近来挺忙,一则忙着给他儿子训练亲卫军,这五千亲卫,原本秦凤仪没打算招这许多。他原本只想招个两千来人的,结果甭看土人山民们通汉文化的不多,人家个顶个儿精明,听说是给世子招亲卫军,这还了得,许多人明明条件不够,也要塞人进来,就为了近水楼台,倘自家孩子有出息,以后岂不得了世子的眼缘?

而且土人山民们参军,不似汉人那般,生怕自家子弟有去无回啥的。他们虽则算术不咋样,但十分会算账,亲王殿下待他们甚厚,教授他们种田、养蚕、纺织等各种知识,没有田地的,还分给他们田地,就是田税收得也极好。这些土人山民,心里也是猴精猴精的,有些脑子不够的,还不了解参加世子亲卫军的好处,但那些个家里有个一官半职的,就知道为家里子弟考虑了。他们自从归顺了亲王殿下,得知朝廷选官都是要考试的。这上头,不论土人还是山民,都不及汉人。当然他们的官职,也有一些能传与子弟。但这年头家里人口多了,不见得所有子弟都能轮得到一官半职。而亲王殿下对于军职,一向厚待。于是大家往这亲卫军里塞人,一下子塞了不老少。

如李邕这样的二皮脸还觍着脸同秦凤仪道:“实在是听闻殿下要给世子选亲卫,大家太热情了,都想过来为殿下和世子效力。我也不好回绝,回绝了表姑妈,表姨妈家要不要也回绝?不然,表姑妈就要跟我算账。殿下您英明神勇,看着用吧。”

秦凤仪笑道:“看来,这都是你家关系户啊。”李邕嘿嘿赔笑道:“我们一族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