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傲骨何在(第5/12页)

“这就是我想开互市的原因。信州被山蛮盘踞已久,汉人多不愿意去,若能开互市,整个信州都能因此受益。一旦互市开启,商人必先过去的,只要汉人多了,山蛮自然会受汉人影响。再者,我必要在信州驻一支强军的。若是大规模屠杀,难免成了世仇,纵山蛮再次躲进山里,怕也要深恨咱们汉人。我心里想着,眼下拿下信州,待开了互市,那些投降的山蛮自然能得些甜头,不说别个,日子就比他们以前好过得多。有野心的,终是一些头领。这些也不怕,只要生事,便斩杀了事。如此,慢慢地驯服,待过个几十年,汉人与山蛮融合,也就没事了。”

景安帝微微颔首。

景安帝终于找到了与秦凤仪聊天的方式,联络感情那是别想了,秦凤仪不是那等会虚情假意的人。其实,这么说也不恰当,怎么说呢,秦凤仪对自己看重的人,绝不会虚情假意。景安帝想到以前秦凤仪与自己的种种亲近,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孺慕之情啊。然后,突遭巨变,景安帝倒没啥,他原就对几个儿子不大满意,先时不知秦凤仪是他儿子,就很喜欢他了。后来知道……就,就更喜欢了。

只是他没啥,秦凤仪却是很有啥!

秦凤仪这性子,都能直接挥拳头,揍得景安帝好几天没能上朝,在宫里养脸。以往景安帝也听闻过坊间有子忤逆不孝之类的事,但这种儿子直接朝爹挥拳头,秦凤仪还是头一个。很稀奇地,景安帝当时虽则有些面儿上过不去,但后来想想,也释然了。秦凤仪原就是这样的烈性,待到后来,景安帝把秦凤仪封出去,一则是出自稳定朝局考虑,二则也是知道,秦凤仪那会儿的心情,倘拘他在京城,怕是要出事的。南夷这样的地方,景安帝原想着,便是秦凤仪一向能干,治理起来起码也得十年以上才见成效吧。不想,这才三年,便已大有起色。

谁没虚荣心啊!景安帝也有。

景安帝当年登基,虽则做过一些亏心事,但即位后,将先帝葬送的陕甘之地夺了回来。当时,大半朝的精英都死没了,同时葬送的还有十数万朝廷将士,都是一等一的精兵。就这样的情况,景安帝都能在十年后把先帝当年丢没的皇室脸面给找回来,这样算来,景安帝不能说没有才干。先时诸子,大皇子虽则一向为景安帝看重,但他看大皇子,总觉着欠缺些什么。

至于二皇子,以前便是大皇子的复读机,如今方好些了。

三皇子倒是有性情,但行事太过急躁。说来,三皇子这臭脾气,与秦凤仪倒是有些相似。四皇子、五皇子亦未有甚出众之处,倒是六皇子,虽则年纪小,但很天真伶俐,只是年纪尚小,现在说才干,也太早了。剩下的七皇子和八皇子,年纪就更小了。

这是在秦凤仪未横空出世前的情形了。

依景安帝的地位,为什么挨秦凤仪一拳都能亲自按下此事,心下也未有大计较。一则是因为帝王要脸,二则便是对秦凤仪的喜欢了。

景安帝也出过让愉亲王暂且认下秦凤仪的“昏招”,那是因为景安帝陡然从秦家夫妇那里得知了秦凤仪的身世,而秦凤仪又突然生了个有青龙胎记的大阳,当时景安帝就觉着,太棘手了。他一直很喜欢秦凤仪,在殿试时就看对了眼,但他也深知秦凤仪的性情。在景安帝身边谄媚的朝臣有很多,秦凤仪也很会拍马屁,但景安帝看得出来,诸多人奉承他,是有诸多原因的,唯秦凤仪,是真的很仰慕他这个帝王。可秦凤仪的性子,倘若那时知晓了自己的身世,还不得直接爆了啊。更何况,青龙胎记之事,景安帝也得为大阳的安危想一想。于是,景安帝临时想了个过渡的法子:先让秦凤仪暂居愉王府,慢慢地培养一下父子情义……后来发现,这主意真是昏招啊……

再后来,他就把秦凤仪封到了南夷……

景安帝面儿上不显,可随着南夷一日比一日好,再加上景安帝宽阔的心理状态,不管秦凤仪认不认他,他反正要认秦凤仪。这就是他的儿子,儿子有出息,做爹的,哪怕是个不被儿子承认的爹,景安帝也挺高兴。

唯一让景安帝发愁的,就是目前与秦凤仪相处的状态了。

秦凤仪这性子,在他跟前就是装一装亲近也是不肯的。

景安帝原想着,只要秦凤仪装一装亲近,他就有法子把假亲近弄成真亲近。结果秦凤仪不肯装。不过现在景安帝也不愁了,他发现只要不谈感情,只谈公务,秦凤仪还是肯的。

这也很好啊。

反正在景安帝看来,儿子有本事最重要,至于其他,皆可后放。

景安帝就是这样的实在人,别看成天在朝上说些圣人大义什么的。瞧瞧他喜欢的人,工部汪尚书,在景安帝飙火后,给南夷的几万崭新甲械,半年之内,便都给备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