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青龙胎记(第9/31页)

秦凤仪直咋舌道:“天下竟有这等奇事?我还以为是以前我娘跟我说的半身青色胎记,叫青龙胎的呢。”

景安帝道:“你母亲说的是民间寻常子弟,朕这皇孙是传自太祖皇帝的吉兆,岂是寻常人可比。”

“这倒也是。”秦凤仪还跟景安帝打听,“陛下,小皇孙出生前,你做没做胎梦?”“什么胎梦?”

“就像我出生前,我娘就梦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赶着一群牛犊,那牛犊大得很,一个个像小山一样,壮实极了。那白胡子老头儿挑了最壮的一头,交给了我娘。转天,我娘就生了我。这就是胎梦。”

景安帝道:“没有。”“那您问问大殿下或者皇后娘娘、皇子妃,一般亲近的人都会有所感应的。”景安帝深觉有理。

景安帝还让秦凤仪看他写的诗,他写了三首诗,都是写他家小皇孙的,秦凤仪真心觉着景安帝是个好祖父,一面欣赏景安帝的诗作,一面道:“陛下诗虽则写得不咋地,但这写诗的主意不错,待我家大宝出生了,我也得给他写几首诗。”

秦凤仪嘀咕着,景安帝脸色有些臭:“朕这诗就这么不好?”

秦凤仪见景安帝不高兴,道:“这可怎么啦,我诗也不好啊!一般都是那些爱发愁、不得志的人才能作出好诗,像我就不爱发愁,我喜欢听我们扬州的清曲。陛下,您听过扬州清曲不?”秦凤仪随口就哼了几句给景安帝听,还问,“陛下,小皇孙的小名儿起了没?”

景安帝十分得意:“起了,叫永哥儿。”

秦凤仪鼓掌:“这名字好,永,有永远长久之意,福泽绵长的意思。”景安帝笑:“还成吧。”“什么叫还成啊,很好的。”秦凤仪道,“我儿子小名儿叫大宝。”

景安帝道:“这么说,你媳妇儿有了?”哎哟,先时秦凤仪盼儿子盼得都快魔怔了。“没有啊,但我五年前就把我儿子的名字起出来了啊!”

景安帝:还是个魔怔的。“大儿子叫大宝,二儿子二宝,三儿子叫三宝,这样排下去,生多少都不怕。不过我算过了,我跟我媳妇儿,最好是生三儿一女就够了。”秦凤仪同景安帝道,“陛下,这个青龙胎记这样吉祥,越发趁着这势头,叫几位成亲的殿下多给您生几个这样的小皇孙才好。”

“这样的吉兆,岂是轻易可得的。有这一个,就是祖宗保佑了。”“原来这样稀罕啊!”

“你以为哪?难道是人人可有的?”“不是,这样的胎记自然是龙子凤孙才有,不过难道只有一个?我觉着,是因为陛下圣明,才有这样带着吉兆的皇孙降世。可是,陛下您不是一般的圣明啊,肯定不止一个有吉兆的皇孙吧。”

秦凤仪这话要叫别个清流听,便有谄媚之嫌,但他说的是真心话,顿时听得景安帝大乐:“朕只盼遂了凤仪你这话才好。”

秦凤仪道:“陛下放心吧,一准儿是如此的。”

秦凤仪还央求了景安帝:“陛下,哪天小皇孙能抱出来了,您抱到您这儿来,叫我开开眼,也看看那青龙胎记是个啥样?这可忒神了。”

景安帝很爽快地应了:“成。”

秦凤仪得景安帝应了此事,心下很是高兴。

倒是秦凤仪给景安帝提了个醒儿,景安帝夜宿凤仪宫时,还与皇后说起来:“咱们永哥儿生来不凡,这先时你有没有做过什么胎梦?”

“胎梦?”“你生咱们大郎时,不就梦到了一颗大明珠吗?”

“这几天净忙着永哥儿的事了,倒把这茬儿忘了。我倒是没梦到过什么,明儿我去问问大郎和他媳妇儿。”平皇后笑,“陛下怎么想起这个来了?”

“是秦探花说,咱们永哥儿来历不凡,问先时可有预兆。”

平皇后平日里最烦秦凤仪的,此时听这事竟是秦凤仪提醒的陛下,当下眉开眼笑,也不嫌秦凤仪了,道:“要不说是做探花的人,圣贤文章懂,这些民俗亦是通的,果然有学问。”

“是啊!”景安帝笑,“朕原还说,他与大郎拌过嘴,你不知道秦探花,他年纪小,还是小孩子脾气,有点子事儿记好久,朕这几天没宣召他,还说想朕了。可他这人吧,性子也直,很知道记挂人。知道咱们得了小皇孙,早想着恭喜朕,这胎梦的事,要不是他提个醒儿,朕也忙忘了。”

平皇后道:“他们俩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虽则我总跟大郎说,待臣下得尊敬,他也爱做个老成样儿。可想想,他这不过二十二岁,秦探花比他还小。皆是年轻气盛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孩子,哪里有不拌嘴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好了的。”

景安帝点点头,与平皇后说了一回小皇孙便早早歇下了。

秦凤仪这么一问“胎梦”,况小皇孙生得如此不凡,就是没“胎梦”,现成也得做一个啊!于是,大皇子妃小郡主、皇孙他亲娘,就立刻做了个胎梦。当然,没说是现在做的,自然是说以前做的。小郡主在慈恩宫做出个苦想的模样道:“以前倒是做过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