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3页)

于是他们如获至珍,将其视为宝藏书籍。

很快,更多站在先进开放立场的知识分子和年轻人们,开始争相传阅这本书,并想手中也保存一本,为此纷纷求购。

长门当初从藻月那里获得这本书,并拿去印复本的时候,本来只是打算先在国内流传,也没想到它会一下子变成炙手可热起来。

顿时雨之国内的印刷厂只能马不停蹄的加大印刷量,然而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让该书的价格一时间飙升至比原价高出四五倍。

而商人向来对商机十分敏锐,因此很快,内陆其他地方的印刷厂,也都赶紧去印制该书,尽管当中有些是盗版。

结果不仅一时间带动了印刷行业,还连带造纸行业在这个上半年都业务量大增。

接着,当这件事作为热点被媒体报道后,无疑是进一步增加了它的知名度,推动了这本书的传播。

哪怕本来压根没兴趣的人,听说这是最近的热门书籍后,都想着跟风看一看。

不得不说,机器印刷和现代造纸工业规模化是个伟大进步。

曾经欧洲教会势力的衰落,与机器印刷术的出现还有纸张能大量生产有很大关系。

在这两项技术没出现前,过去的圣经都是需要人手抄在羊皮纸上,因此一本经书的价格非常昂贵。

也不光是经书,当时欧洲地区书是奢侈品,所以在许多贵族画像中,他们都喜欢手上拿本书做装饰。

受限于获取知识的成本,当时的平民也普遍不识字。

于是就出现一种情况,当时如果有个富人想对付一个平民,他可以花钱买通神父,然后神父宣称该平民违反了经书上的某条规定,给那个平民定罪。

反正除了神父外,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书上具体有哪些内容。

不过当这两项技术普及后,由于书本印刷成本变低,开始能大量印刷,于是文字逐渐得到普及。

从此教会失去对经书的垄断权。

同时,印刷成本变低也让哲学家、思想家们的著作,变得更容易广泛传播,促进了人们获取不同观点进行思考。

现如今的忍界亦是类似。

自从进入忍村阶段后,虽然有过三次忍界大战,但在战后直到下次战争爆发前的这段平稳期里,往往战后由于资源的重新整合,因此会进到快速发展阶段,然后在这期间,各行业都会有科技上突破。

现在有线电话、电视这些产品已经是在普通人之中普及,让人能更快与他人取得联络,还有获取资讯。

否则以过去只能靠着人们口耳相传的年代,想让一件事发酵到整个大陆路人皆知,起码得要个一年半载。

可现在,只需一两个月足已。

总而言之,新旧思想之间的交锋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各国大名和贵族阶级也渐渐察觉不对劲。

原本他们对这场争辩没有太当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平民是不可能领悟如此高深的东西。

上层人有上层人的圈子,下层人有下层人的,不同阶层之间云泥有别。

以那些平民百姓的眼界,最多只会关注一日三餐。

可是他们或许忽略了一点,他们也并非生来就懂这些,是因为他们生在贵族之中,从小能获得相关的资源和教育,因此才会形成相关的概念。

而平民未必是盲从缺乏眼界智慧,只是过去平民没机会接触到这些。

现在,当上流阶层察觉到如果让这些人继续探讨下去,这个问题最终会变成对向他们的刀刃时,已经错过最佳管制时机。

一成不变的环境麻痹的不仅仅是底层。

这些上层的人也变得缺乏危机感,以为自己能永远稳坐高位,不会被拖下来。

要说想阻止人们的继续展开讨论,最简单的方法,自然就是禁止夹带这些的刊物传播。

于是很快,各国都制定了一份违禁读物的名单,将相关的刊物销毁禁止在大众之中流传。

只是这里其中又出现一个麻烦的情况。

虽然名单列出,但若想真正执行,自然需要人手去处理。

如果是在过去,最快速有效的执行手段,自然是下令让忍者去即可。

可现在,内陆的忍者们似乎变得有些不大服从。

就好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的事只要有人开了头后,其他人发现这种方式可以成功,自然也就蠢蠢欲动,想要效仿。

自从藻月谋权篡位成功,又见水之国那边的忍者也能够拥有权势和风光地位后,内陆这边的忍者心理微妙之余,若说所有人都没点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再加上忍者由于职业关系,需要关注各方情报,因此他们实际上比普通人要更容易接触到这些内容刊物。

有的人从中获得启发和触动,但也有的人是在想如何借此让自身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