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学会思念 “你是不是个傻子?一会儿哭……(第7/8页)

方少珺斜了眼华婕的表情,她严重怀疑华婕刚才跑出去是干坏事了。

人要不是干坏事,怎么会笑的那么贼?

……

……

当晚,赶在10号杂志发刊前搞定头版文章,出照片排版、校对,总算打样确定没问题,明天能按时出刊了。

胡越叹口气,靠在厂里抹汗,好久没有在出刊前搞这么紧张了。

要抢清美双年展的头一份文章,还真是不容易。

再差一两天,都要再等一个月。

“呼……”胡越扭了扭头,想抽根烟,便迈步往厂房外走去。

《视觉111》的老板因为要批头版,审刊,也跟着过来加班,此刻正跟摄影师王启面对面抽烟。

王启对于《视觉111》来说,是个超然的存在,他在国内多个摄影展里得过奖,对时尚和美的捕捉有超乎常人的敏感。

而且这家伙不签长约,只签特邀战略合作,是杂志社老板都要哄着的存在。

像他们这种杂志,对图片的要求非常高,许多人买杂志就是为了看图,图好看,图吸引人,才会去看看标题,然后再决定是否阅读正文。

时代发展了,纯文字的报刊杂志,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了。

老板一边抽烟,一边跟王启闲聊,瞧见胡越后,立即叼着烟打招呼。

“可以回家了。”胡越抽出烟,凑着老板的火点着,深吸一口。

干完活真是一身轻松啊,下个月的刊完全可以过几天再操心。

虽然胡越完成任务觉得轻松,老板却开始一月一度的紧张时刻,他作为这家杂志的发起人,比任何人都更担心销量问题。

“为什么选择华婕当主体,还把她放在封面上了?”老板将烟夹在手里,眯着眼问,“怎么不用沈佳儒,或者冠军方少珺呢?”

“这个我和王启聊过了。”胡越说罢,吸一口烟才继续道:

“方少珺从小到大年年参加比赛,年年拿冠军,这样的报道有什么意思?哦,冠军方少珺又拿冠军了?我稿子都懒得写。

“沈佳儒老师的话,他参加这次活动也不过是配角,主角还是参赛者。真要拿他拟稿,让我写啥呢?他过去的辉煌再重复一遍?倒也不是不行,但没有当下大事件当话题点,介绍完沈老师的辉煌过去,拉到此时此刻,我拿什么当落脚点呢?

“所以,华婕还是很合适的。”

“是,而且从照片来看,华婕的镜头感和气质,比任何人都更打动人。

“大家都喜欢看漂亮的新鲜面孔,更爱漂亮又时尚的新鲜面孔,华婕非常符合,她当天的衣品,完全惊人。”王启从他的角度阐述道。

“对啊,一个漂亮、有衣品,穿衣打扮审美非常到位,时尚又极具个性,彰显出她的青春靓丽,又独一无二。

“这样如此形象的封面少女,她是一个绘画方面的天才,说服力是不是更强?

“不仅画画强,穿衣打扮、配色等等都优秀,这样的女孩子的故事,你想不想知道?

“人们都爱天才的故事,更爱年少成名的天才的故事。

“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凭什么可以这么与众不同?是怎么成为天才的?所有普通人,都会有如此好奇。

“就像我好奇豪门大佬的生活是怎样的,就像王启好奇美国摄影师的拍摄技巧是怎么学的一样,我们对自己看到了但一无所知的另类事物,都有天然的好奇。

“如果这个东西又特别好看,特别可爱,特别招人喜欢,那就更好奇了。”

胡越一讲起自己的道理,便忍不住滔滔不绝。

老板听着这些话,简直想给胡越加薪。

“嗯,文章我看了,的确是挺妙的,我就是对这样一个对大家来说很陌生的女孩子出现在杂志封面上,又是第一版故事,有点忐忑。”老板一根烟抽完,又点燃了第二根。

“看看吧。

“一个15岁少女,水彩,水粉——任何画种都需要耗费多年时间去钻研的两个画种,她都熟练掌握。

“初亮相既夺得全国比赛的亚军,将有三幅画进入双年展画展。

“所有老师对她的画都赞叹且称奇,称她是古怪又矛盾的天才画手,能将不同风格画的别开生面,创造了新的画法,新的笔触,甚至对许多画坛前辈都有启发。

“虽然因为水彩画略微生涩,水粉画略为匠气,而屈居第二,但对于开创新和对新画法追求的勇气来说,却是第一名。

“而且,她不是那种从小家庭条件好的大小姐哦。

“我采访的时候一听到她的故事,就觉得很有戏了。

“出生在北方小城,父母都是工人。现在她们全家支持父亲在北方落后小城创业,她设计家具,从小学过木匠活的父亲来亲手制作,开的大华家具店,第一天开业就回本。

“而父亲创业用的钱,是她卖第一幅画所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