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5页)

那熟客摆手道:“我不去,我就爱吃含香楼里的灌汤饺,别家可吃不到。而且昨儿个那食为天我虽没去,但我听人说了,只卖那几样东西,那包子烘饼的有啥好吃的?”

“哎这你昨天没去,你不知道了吧?人家的菜单是天天换的!昨儿个没有,保不准今天就有了呢?而且昨儿个我还问了一嘴那小娘子,他们这两天就会开放点餐了,要是没有你再自己点就是了。”

食客没有不图新鲜的,老李听到这儿也有些心动,他那朋友又接着压低声音劝道:“含香楼一道特点就大几十文钱,人家食为天便宜啊,肉包肉饼才几文钱一个,特点肯定也不会贵到哪里去!走啊,你不是自诩会吃嘛,真不去尝尝?”

那人和他说了两句也不管他了,说:“我起晚了这就赶紧得去了,吃完上午还得回去看铺子呢。”

那老李看他要走连忙跟上,“等等我,我跟你一道去啊,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咱们都不是差这几十文钱的人家,要是不好吃我可再不信你了。”

“哎哎,你放心嘛!就算点心不合口味,人家那正宗‘文老太爷粥’总不是弄虚作假的,你之前不是嫌码头远,还没尝过吗?正好一起尝尝。”

两人说着就走了。

“文老太爷粥”的名头如今在寒山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白子熙和他爹外出了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顾茵已经不在码头摆摊,每天只卖两个粥桶的粥,经常是一摆出来就卖完了。

两文钱一碗的粥能好吃到哪里去?这么想着,白子熙就从来没去吃过,只觉得这粥是因为有了文老太爷的名头才卖的那么好。

他接着在门口坐着,后来虽然没再出现走到门口的客人被人拉走的情况,但白子熙坐下的半个时辰内,已经听不少客人都提到过食为天。

而且几乎提到都是夸奖的,说她家听着卖的都是平平无奇的东西,但总结来说就是好吃!完全不符合那个定价的好吃!

当然也有说不好的,却不是说吃食,是抱怨昨儿个人实在多,去晚了在外头排了好一会儿的队,连早市都没排上,只赶上了午市。午市的热菜虽然涵盖了好几个不同菜系也是道道好吃又实惠,还是出自从前在望月楼上工的周掌柜之手,但是他们这些爱吃白案点心的,还是耿耿于怀没吃到早市的东西。

听到这儿,白子熙终于坐不住了。

自家红案一直没有得用的厨子,他早就想把望月楼的周掌柜挖过来。

但是周掌柜那人认死理,几次接触,他们二房开出了一个月五十两的工钱,都没能把人挖过来。

后头望月楼出事,白二老爷和白子熙恰好都不在本地,回来的时候案情都尘埃落定了。

也是这时候他们听人说了才知道周掌柜来过含香楼应征,但被大房的人借故给打发走了。

这给他们父子气坏了,到老爷子面前告状,今天白二老爷没跟他一起过来,就是还在掰扯这件事。

如今听说周掌柜去了那名不见经传的食为天,白子熙立刻和人打听了位置,赶了回去。

他到的时候食为天里已经坐满了客人,只剩角落里的一张桌子还剩位置。

他跟着王氏的指点自己取了几个餐盘,把柜台上所有的吃食都买了一遍,拢共花了不到三十文。

三十文,还不够在他家点一道特点的,这店实在太寒酸了!

周掌柜那样的人物怎么就让这种小店捡漏了?

白子熙越想越气,端着餐盘在角落里坐下,拿起个花卷塞进嘴里——

花卷松软得像云朵一样,几乎不用咀嚼便在嘴里化开,满口细粮的回甘。而且花卷上的葱香更是难以忽略,微咸的葱味,配着松软的面皮,和谐得像他们天生就该如此搭配。

越是简单的东西越看功夫,一般人可能吃着只觉得好吃,对白子熙这样的人来说却能吃出旁的意味来。

这……这只卖一文钱一个!!!

白子熙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又去吃别的,芝麻饼又香又脆,吃得人唇齿留香。鱼肉馄饨又香又滑,那鱼一点腥都没有,反而鲜美无比。那豆沙包更别说了,里面的豆沙甜而不腻,香味扑鼻,细腻的豆沙在舌尖转过,滑过喉咙的时候让人幸福得想闭眼。而那久负盛名的“文老太爷粥”,黑黢黢的皮蛋卖相并不很好,但味道醇香浓厚,是连他都从未吃过的味道……

结果就是不论哪样都好吃得不像话!

天理不公啊!这食为天的东家简直不是人,捡漏了一个周掌柜不算,哪里找的这么厉害的白案大师傅,大师傅你这手艺只做几文钱的吃食,心不会痛吗?

文老太爷就坐在白子熙对面,这位置是顾茵特地留给他的贵宾位,所以他这桌一直没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