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原配在朝堂(第3/3页)

周大郎摸了摸后脑勺,憨憨的笑了,什么也没说。

周大郎只是这许多服徭役人中的其中一个,他们大多经历了相似的心理路程。

他们都是没有钱抵徭役来的,来之前很悲观,做好了自己的命丢在这里的准备,结果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江正县,陈大人十分高兴,因为先修的路就有他们这的,这要花费很多钱,结果苏知府就这么掏了出来,没有往她自己荷包里填的意思。

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遇到一个靠谱的上官。

他要是有空了,也会去外边转两圈,看看现在的进度。

修路是同时进行的。

他们这里也有运过来的水泥,往府城那边蜿蜒而去。

看着这看不到头的水泥路,陈县令有着雄心壮志。

他们这里的好东西可多了,知府大人列了一个清单下来,他最上心的就是海参。

这东西功效多多,女的吃了养容美颜,男的吃了增强……咳咳那方面的能力。

这么一个男女皆宜的好东西,不可能不好卖。

只是因为这东西不易得,渔民们只是偶然运气好才会有收获。

但是知府说了,这东西是可以养殖的。

可以养殖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需要探索和时间,不过也有不用等待的,比如现成的海鱼海货。

他正在海边巡视,突然有人来报信,说知府大人传召,陈县令被吓了一跳。

微服私访什么的,太不给人反应时间了。

他正想回去,又有人来报:“大人,知府大人正在来这里的路上,不用回去县衙了。”

陈县令看了看周围这腥气冲天,摆满了百姓的渔网和干吊的鱼干,着急了:“快快快,收拾出一个地方,知府大人要来了。”

不能就在这露天席地的招待吧。

但是这个渔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房子,村长家的房子勉强能看,现在紧急收拾了起来。

苏荞初已经把江正县转了一圈。

江正县的地盘不能说小,但是大部分不适合人居住。

这里靠海,但是海岸线不适合晒盐,住在里面的百姓靠种地,在海边的就是靠出海捕鱼为生。

在这里,海鱼价格很低。

渔民们整天吃鱼日子也不好受,要是天气不好不能出海,就只能在家里吃老本。

在海边的人有着被海风吹出来的风霜。

这里的日子大都不好过。

苏荞初看了之后心里有底了,这才表露身份,去找陈县令。

她已经有了主意。

味精,最开始就是被人在剩下的海带汤中发现的,这款调味神器,看着不起眼,却有着广袤无边的市场。

在这个时代,还能成为独家神秘调料,风靡千家万户,而且它还有着和盐一样方便运输、体积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