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4页)

不过赵馨身上的异常也不止这一两点,她也从未做出对秦国不利之事,相反,从她至今的所作所为看来,她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为了秦国好,所以嬴子楚虽然意识到了赵馨的不妥,也选择了缄默不语。

而吕不韦则是看到嬴子楚毫无反应,所以跟着闭了嘴——

嬴子楚好歹也是秦国王室,更是赵馨名义上的丈夫,他都不介意赵馨身上的异常,他又何必在意?

赵馨也没有向这二人解释的打算。

但不和吕不韦、嬴子楚二人解释,找上门来的范睢,她却不得不据实以告。

嬴小政也跟着一起,参与了这场谈话。

他也学过土豆红薯的相关知识,虽然不太多,但听着他们的谈话肯定不会一头雾水。

范睢直接开口求问:“之前安塞君带回来的那位,直接以玉米为名的部落首领儿子说起玉米等粮食产量的时候,太后为何眼神忧虑?难道这些作物有何不妥?”

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尤其是墨西哥一带的原住民崇拜玉米,甚至奉其为神物,所以那位部落首领的儿子在学会雅言后,便直接给自己取了个玉米的东方名字。

而玉米等名字,则是来自赵馨标注的地图。

赵馨顿了顿,开口道:“倒不是不妥,而是这些作物虽然产量奇高,但有着很大的缺陷。”

范睢心神一紧,眼神变得焦灼起来:“缺陷?”

赵馨点头:“玉米对种植的土地有一定要求,而且非常吃肥。种植期间若是没有给足肥料和水分,等到玉米收获,种植玉米的土地基本就废了。就算没废,也会变得贫瘠不少。”

后世有肥料,而且发现了套种的办法,两者配合一起使用,才让玉米的种植变得寻常起来。

否则,就算眼馋玉米的产量,也不会有人愿意种植这种很可能让土地变成一次性消耗品的粮食。

套种倒是容易。

赵馨记得后世一般使用大豆与玉米套种,因为豆科植物与一种大豆根瘤菌互利共生,豆科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供给根瘤菌有机物,根瘤菌则通过生物固氮,供给豆科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而在这个过程中,根瘤菌也会释放大量氮元素进入土壤,让土壤也变得肥沃起来。

根瘤菌被发现后,百姓学会了在贫瘠的土地上种豆养地。

大豆养地的效果不错,但最好的其实是苜蓿,不过种植苜蓿只能收获牧草,不像种豆还能收获粮食,所以并不常见。

一般只有开荒的时候,才会在上面种植苜蓿。

——要不了两年,原本贫瘠的土地就会变得肥沃,变成人人都想要的良田肥地了。

豆子常见,苜蓿也被吕不韦从西域带了回来,可肥料以目前的生产条件,根本就没办法人力生产。

“玉米初种的时候,也许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其虫害其实比较严重。”赵馨叹气,“一开始可能看不出来,但等种上一两年你们就会发现,玉米的虫害比小麦水稻的还要严重。”

“不只是玉米,土豆也有很严重的问题。”

范睢还沉浸在玉米的缺陷中,又听产量更大的土豆也有问题,脸上的表情差点儿没绷住:“土豆又有什么问题?”

赵馨记不太清了,干脆在图书馆内搜索了一下,然后回道:“土豆不能连续两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否则将会有极大可能发生病害,导致颗粒无收。”

若非如此,土豆早就成为中国的主粮,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袁老也不至于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只为寻找到那一株偶然性极大的雄性不育株来培育杂交水稻了。

但其中原理复杂,赵馨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

好在范睢相信赵馨,并未追根究底。

他有些紧张:“那红薯呢?”

虽然嬴子楚带回了无数作物,但产量最高还是土豆玉米和红薯,如今前两者都有相当大的问题,红薯只怕也不能幸免于难。

果然……

赵馨点点头,道:“红薯与土豆一样,都不怎么挑土地条件,同时也没什么大的虫害或者病害。”

范睢眼神一喜,正要开口,却听赵馨话锋一转,“但红薯不能长期大量地使用,对肠胃不好,轻则胀气烧心,重则呕吐腹痛。”

范睢:“……”

哪怕是心志坚定的范相国,也不由被这一连串儿的打击,搞得不想开口说话了。

赵馨见自己把人吓到了,赶紧解释:“虽然这些作物都有很大的问题,没办法一直种,但大可以三种作物轮换着种植。虽然产量可能达不到最大值,但比起以前肯定好得多。相国您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范睢一愣,旋即失笑:“果真如此,臣方才倒是被您给吓到了。”

就算不能一直种,需要精耕细种又怎样?粮食产量反正比以前好,完全没有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