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三更合一】 困锁在吏……(第5/6页)

盛言楚眉头不禁挑起,阿虎忙道:“陶娘子的男人也跟着来了,说要来谢谢爷那日的救儿恩情。”

推门而入,瞅见迎面走来的盛言楚凤表龙姿,陶娘子身边站着的男人快步小跑上前。

噗通一下跪倒。

“恩公!”

男人姓封,读过书,十来岁时还考过了县试,可惜家贫,因交不出二两的做保银子才没继续往下考。

“快快起来。”盛言楚赶忙搀扶,温言道:“不过是举人之劳罢了。”

封定海倔强不起,陶娘子抱着孩子小碎步挪过来,夫妇俩齐齐跪倒,认认真真磕了三个响头。

“我这孩子若非大人出手相救,这会子早就魂归故土。”

封定海涕泗横流,跪在那一个劲的道谢:“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盛言楚哈了声气,这熟悉的台词…

华宓君笑着温柔和婉,过来将陶娘子搀扶住,又让阿虎去拉激动之余差点就要说出‘以身相处’的封定海。

夫妇俩均哭得不能自抑,倒是怀中的小家伙乖巧的很,睁着水汪汪的黑黝大眼睛看着盛言楚,小手朝前张着。

“这是要夫君抱么?”华宓君以帕掩口而笑。

陶娘子目光在儿子和盛言楚之间来了一个徘徊,笑弯了眉眼:“是了,盛大人要抱吗?”

盛言楚立即抬手去抱,小家伙从他娘怀里出来后不哭便罢了,竟还咧嘴冲盛言楚笑,胖乎乎肉嘟嘟的小模样惹得盛言楚欢喜不已。

外头骄阳似火,担心晒伤了孩子,盛言楚抬起袖子挡着阳光大步往屋内走。

小家伙十分活泼,躺在盛言楚怀里一点都不认生,叽哩哇啦的叫着,到底是才出生没几天的孩子,不一会儿就闭眼酣睡起来。

陶娘子将儿子放进带来的竹篮里轻轻摇着,一旁的封定海搓搓手,壮着胆子笑问:“盛大人,我这孩子还未取名,您是他的再生父母,烦请您赐他个名可成?”

“成成成。”盛言楚璀然而笑,招呼阿虎去拿笔墨,想都没想挥袖而成。

“长生?”封定海轻喃:“封长生?”

盛言楚:“长生二字虽俗气了些,却是大多世人一辈子求之不得的东西。”

瞥了一眼睡得迷糊的小家伙,盛言楚慢条斯理道:“这孩子一出生就遭难,劫后余生下定有大福气,对他来说,旁的都是身外物,唯有这条命最为珍贵。”

命是捡来的,可不得盼着长长久久的活着。

“就叫长生!”

封定海一连唤了好几次,指腹轻柔地擦着小长生的脸颊,含笑道:“若叫我给他取名,怕又跟他几个表哥差不多,叫什么鱼啊,虾啊,还是盛大人取的名好。”

话题不由往宋城那边拐,封定海沉默的顿了下,续道:“老家来信,说我家婆娘走后宋城港口就被封了,短短三日便查出四五十个像我家长生这样的孩子,都……”

盛言楚猜出几分:“这段时日你们切记别抛头露面,我担心朝廷会搜查过来。”

夫妇俩点头,送走三人,盛言楚派阿虎将钟谚青找来,交代钟谚青找乳娘照顾另外两个孩子时切莫走漏风声。

安置好两个小孩,时间转瞬来到八月,盛言楚得赶紧往京城赶。

虽说衙门的热假放到仲秋后,但今年是乡试大比之年,在侧辅佐吏部举办科考的翰林院势必会忙得焦头烂额。

他得赶回去帮忙。

-

八月初六,京城乡试正副主考官跟随吏部尚书入闱,一道参加帘上马宴的还有国子监和京城几处比较有名的书院山长、教谕们。

戚寻芳作为翰林院掌院,是当仁不让的考官之一,入闱前一天,戚寻芳将在京的翰林官召集到一起,数了数,加上盛言楚,刚好十人。

“都给本官到考功司协助秦大人去。”

“啊?”

“热假还没结束呢…”有人小声抱怨。

戚寻芳丝毫不为所动,皮笑肉不笑:“不想去就回去继续歇着吧。”

盛言楚撇嘴:“……”意思是回去了就别来了呗。

这话很有分量,一次堵住几人的嘴。

就这样,十人顶着大太阳进了吏部考功司。

在吏部连轴忙得应接不暇的秦庭追一眼就瞅见了盛言楚。

“盛大人,来来来。”

“秦大人。”盛言楚拱手而鞠。

秦庭追话不多说拉着盛言楚往考功司内院走,一推门,盛言楚还没从眼前空荡荡的屋子里回过神,秦庭追扭头就出去将门锁了起来。

“秦大人?”盛言楚傻了眼,紧迫地敲门:“这是干嘛?戚大人让下官过来是来帮忙的吖!”

门外秦庭追的声音渐远:“盛大人好生休养,过几天自会有人告知盛大人将要做得事。”

盛言楚气竭,只好折返回屋坐下。

因不知接下来要干什么,他不好擅自回小公寓吹空调,便像个神经病似的坐在空旷的屋子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