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公寓里的火锅造起来!……(第6/7页)

他没有从书院正大门绕主街回家,而是搭了一条鱼船上岸后沿着后街进的院子。

程春娘此时正在院中做晚饭,听到盛言楚的呼唤声,程春娘喜不自禁,忙将锅里早已炖煮好的猪筒子骨捞出来。

明天程有福要来县城,程春娘收到信后早早的备下了这两日的饭菜用料。

静绥县有不少人家都养了兔子,一般兔子都有两个子宫,繁殖能力超级强,因而泛滥成灾。一只成年的家养肥兔子剥了皮后才卖二十文,现在的肉价一斤得花十三个铜板,一只兔子肯定不止一两斤,所以程春娘咬咬牙买了两只兔子。

肉摊子的店家十分热情,知道靠近河岸那边巷子里新搬来一位秀才,见程春娘说话有乡音,便多嘴问了一句,不巧问上了正主。

“这几个猪筒子骨您拿回去炖碗汤给秀才公喝去。”店家笑吟吟的将几个粗.大的筒子骨劈成两半塞进程春娘带来的草篮里。

程春娘起初不好意思要,却听店家道:“全当图个喜庆,再过两年我家哥儿也要下场应试,听说您家儿子小小年纪就是廪生秀才,我想着让我家哥儿多沾沾秀才公的文气也好。”

程春娘操着别扭的静绥音笑着对店家说了几句吉祥话,店家越听越高兴,竟拉着程春娘不放,旋即又砍了跟骨头给程春娘。

明日程有福过来,程春娘原是打算做一盘腊肉炒笋干,再就是一盘荔枝炖兔肉加半壶黄酒就行,左右程有福在酒楼干活什么样的菜式没吃过?

至于猪筒子骨,程春娘没给程有福安排,而是焯水后全部炖好盛给了自己的儿子。

“好香。”

猪骨头是用大火炖煮的,再加柴文火慢炖,炖的骨头都烂了。

盛了一碗白白的猪骨汤给盛言楚后,程春娘将所有的骨头夹出来摆好,然后将切好的葱花和胡荽沫沫洒在上头。

就着这两样小菜用木勺狠狠的挖一块骨髓进嘴后,口腔里就跟灌了满满一嘴的浓郁肉香一样,微微一抿就能下咽,葱花和胡荽的颗粒感嚼起来能将骨髓里的油腻感洗刷干净,盛言楚一口气吃完一根筒子骨也不觉得犯呕。

盛言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只吃这些当然吃不饱。

晚饭程春娘还准备了一小碟子爆炒咸肉,又沿着锅边贴了四五块红薯粉团,一掀开锅盖,一股咸香扑鼻而来。

红薯粉团在肉汤中浸泡过后变成了黑色,远远的瞧上去就跟树上的黑褐色琥珀似的。

一碟子咸肉,一碟子红薯粉团,再配上香喷喷的猪骨头汤,盛言楚吃得乐到飞起。

吃完晚饭后,盛言楚沿着院墙踱步消食,程春娘则在一旁烧水洗锅。

院中树下不知何时添了一张石桌,石桌上的油灯在微风下摇曳不断。

“楚儿,过来吃些荔枝换换口气。”程春娘将厨灶底下的木桶抬了出来。

从云岭山上摘下的荔枝都浸泡在水中,因有水养着,这些果子竟一点都没坏。

盛言楚剥了一颗进嘴,边嚼边道:“娘,要不咱们让舅舅日后将山上的荔枝运到静绥卖吧?”

“运到这?”程春娘有些犹豫,“ 路途太远了,想往城里运光两只脚可不成,得拉牛车。”

程春娘本来想说马车的,可一辆好的马车弄好后得几百两银子,想想就遥不可及。

“那就买牛车。”盛言楚上了心,道,“静绥的牛贩子比镇上要多,价钱应该比怀镇要便宜些。”

“再怎么便宜也不可能低于二十两。”程春娘靠近一点,小声道,“今年咱家的春税虽然免了,但娘手头上零零散散攒的银子也就十六七两。”

前两年买了山林后,程春娘挨着荔枝树下种了大片的红薯和番葛,番葛收获后尽数卖给了怀镇的医馆,而红薯一部分磨成粉卖给了酒楼,一部分则挖了地窖藏了起来。

这两种东西虽挣了不少银子,但商户之家要交十之六七的税,每每到了收税的时候,程春娘都要握着银袋子萎靡好一阵子。

直到盛言楚的秀才功名抵掉了春秋两税后,程春娘的银袋子才慢慢鼓起来。

可纵是如此,她手中的银钱也不多。

“我这还有。”盛言楚立马就赌坊的银子拿了出来,“刨除租屋子花的二两,我这还有二十四两呢,够买一头牛了。”

程春娘想说你要拿着这银子去买牛,怕是少不了她哥的一顿打,话都嘴边程春娘又咽下去了,想着还是给儿子留点面子吧。

买牛的事就此敲定,但盛言楚还有一事要说。

“娘,”盛言楚斟酌了一下,将小公寓里的火锅料掰了一小半拿了出来。

“这是什么?”程春娘立马就注意到了一股辛辣的气味,惊讶道,“这硬邦邦的东西是哪来的,怎么这么香?”

盛言楚拿得是未煮开的火锅底料,他拿开一个碗将底料用开水泡开,然后希冀的看着他娘:“娘,以你多年掌勺的经验,您能说出这里头都放了什么香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