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第2/4页)

苏青玉只看了开头一些,后面的她倒是没时间看了。每天忙的不得了,还真没这个时间。

不过这个故事倒是因为拍摄的不错,加上这会儿娱乐太少,一部电视剧基本上都是会被人从头追到尾,连广告都不会错过的那种。

所以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花岗清水也再次火起来了。

可不是之前那样打广告,普通人看过即忘的那种。而是真的把大酒坊的所在地——清水镇,给牢牢记住的那种。

电视一共四十集,不到一个月,就放的差不多了。

大结局的时候,花岗人还发现了一个彩蛋。

他们发现,最后那个跋山涉水寻找清水泉,重启大酒坊的新社会女干部的名字竟然是苏青玉。

也就是说,这女演员演的就是他们的苏书记。

他们苏书记竟然还有专门的人来演她,可真是了不起啊。

苏青玉听说这事儿之后,还挺后悔没去看结局。

问林楠,“演的咋样?”

“还行,但是还是有些差距的。”

林楠认真道。

她这可不是说好听话哄领导,是说实话。

然而事实上,当时的导演选这个演员的时候也是很头疼的。

因为他本人也见过苏青玉,当时就一个想法,太难了。

苏青玉本人长相和气质太不符合。偏偏这两样融合在一起,就更难得了。

想想,一个十分水灵的女同志,偏偏又带着几分身为大干部的威严。威严中带着几分随和。这不好演啊。

长得好看的演不出这气质,有这气质的长得不如她。

总不能把本人请来演戏吧。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随便找个人来演。这角色戏份不多,就结局出现。可她的戏份是很有意义的。毕竟就放的重启,也代表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的来领。她也算是一个新时代的代表了。

最后只好斟酌再三,选了有气质的。

哪怕这样,这个演员演的这个角色也算是小火了一把。

因为这时候,能够被演在电视剧里面的干部可真是太少了。特别是这么年轻的干部,做的还是在农村扶贫的事儿。

她为了重启大酒坊,跋山涉水的那一段,可让人感动坏了。

简直就是新时代干部的楷模啊。

好些人并不知道花岗有这么一个干部在,但是都觉得这个干部好。

然后偏偏剧组为了展示这部剧的真实性,在播出之后,就说了,这部电视剧里面的苏书记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也确实是她千辛万苦的寻找到了清水泉,重启了大酒坊,才有了现在的清泉酒厂。

也是因此,这传承数百年的大酒坊才能再次养育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这下子,现实里的苏书记也火了一把。

好些和苏青玉相熟的人都打来电话了,问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苏青玉忙的不得了,还得应付这些来电,“真的,都是真的,欢迎来我们这边做客。品尝清泉酒。”

“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是每个干部的职责。”

“对,多下乡镇走动,寻找大自然富裕的财富。”

连苏家屯的亲人们也打来电话了。

苏爷爷和苏奶奶都很高兴。两人都不算年轻了,都是快八十的人了,但是因为这些年生活愉快,加上平时也会种点菜锻炼,所以还是中气十足。

苏奶奶连续追剧一个月,追完就特别多的敢想。“还是我孙女好,有本事。要是青玉你去演,肯定更好。”

苏青玉笑道,“奶,我是人民干部,咋能去搞副业呢?”

“你们干部要求就是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还是你大哥这个干部好,一辈子都不动。在苏家屯别提多自在了。”

苏奶奶说的就是苏卫国同志了。

这位励志一辈子为苏家屯奉献,连镇上提他,他都没动。

按他说的,他觉得自己就这么大的能耐。这还都是和苏青玉学的。让他管苏家屯,他有经验,也有这个本事。可让他镇上或者县里,那他是没自信的。怕害人害己。

好在苏家屯一直在壮大,所以他职位没动,可这级别倒是也往上提了。

苏奶奶说了好多话,最后说道,“青玉啊,今年过年别加班了,回屯里也好,去首都也行,好好过个年。奶啊,不想你那么辛苦了。”

看着电视里放的那个演员辛苦找清水泉的场景,老太太眼睛都湿润了。

这不得不说电视剧里面会渲染气氛了,虽然苏青玉当时也不算轻松。毕竟山上没修路,她也确实爬了山找的。不过对苏青玉来说很平常的事儿。但是在电视剧一渲染,就特感染人了。老太太这心里想着就心疼。想着原来除了加班,她孙女平时工作还这么辛苦啊。压根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