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歌尽风流01(第2/5页)

杨玉秀与李弘一同踏入雪堂,李弘见儿子趴在榻边,脚在空中乱蹬却怎么也上不去,不由得莞尔一笑,上前往小家伙的臀部一托,圆滚滚、胖乎乎的皇太孙便上了软榻。

好不容易爬上软榻的皇太孙一头扎进李沄的怀里,胳膊抱着李沄的脖子,很是腻歪地向太平姑姑甜言蜜语:“太平姑姑,天泽可想死你了!”

杨玉秀望了正在给太平姑姑灌迷汤的儿子,抿嘴笑了笑。

太子妃目光温柔,语气也温柔,“太子殿下处理完政事,想来看看太平,便带着我和天泽来了。正好,我也想来跟太平和永安说会儿话。”

李沄歪头,脸上梨涡轻浅,“阿嫂只是想跟我们说话么?太平明日就要下降了,太子阿兄和阿嫂也不带好东西来给太平?”

李弘笑了,“当然有带好东西给太平。”

皇太子和太子妃带来了一对白玉娃娃给太平公主,两个娃娃一男一女,女娃娃梳着丫髻,笑得可爱,男娃娃腰戴佩剑,横眉竖目。

一对玉娃娃十分讨人喜欢,李沄爱不释手。

午后,清风徐来,鸟儿在枝头跳跃着鸣叫。

皇太孙想跟太平姑姑玩,留在了丹阳阁里。

李弘与杨玉秀走在通往东宫的幽静小道上,这是皇太子和太子妃一天当中为数不多的独处时光。

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青石板路上落下光影。

“自小,太平阿妹便喜欢那些金灿灿、亮晶晶的东西,除了那些东西之外,玉饰和书画也是十分喜爱的。秀娘为她挑的这对玉娃娃,我看到的第一眼,便觉得她会喜欢。”

身后的宫人离他们有一段距离,太子妃隐藏在宽袖中的手探出,扯了扯太子殿下的衣袖。

李弘微微一怔,看向杨玉秀。

杨玉秀的目光清澈温柔,唇边漾着笑。

李弘心头顿时一片柔软,探出手去握住她的手,交缠的十指隐没在宽袖中。

杨玉秀也柔声与李弘说起了从前的事情,“记得秀娘入宫的时候,太平和永安都还小,两个小贵主,平日没事做,最喜欢到东宫找我玩耍,每到梅花盛开之时,永安最爱拽着太平到梅林中去摘花儿,要做梅花酿。有时也会带着宫人们到梅林去收集梅花雪水,说是要送去给攸暨煮茶。”

“可如今他们都长大啦。”李弘低声说道,声音带着几分怀念,“从前他们都在宫里的时候,整个大明宫都是欢声笑语。太平出生的时候,小小的一团,只会咿咿呀呀地叫。她出生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听政了,虽然总想着她,却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陪她玩耍。我至今还记得,太平把家里的人都认完了,却不认得我时,我心中的震惊。”

杨玉秀愣了一下,“秀娘从未听殿下说过此事。”

李弘无奈地笑,“又不是什么好事,有什么好说的。那时我急着要阿妹记得我,想了许多办法,二弟和三弟跑来跟我说,阿妹虽小,却十分喜欢亮晶晶金灿灿的小玩意儿,我若是多送她这些东西,兴许她就记得我了。”

往事不能回首,一旦回首,便怎么也刹不住。

李弘记得杨玉秀尚未入宫的时候,每次他生病,太平都会和永安到东宫的东篱下陪他说话,两个粉妆玉琢的小家伙,一到东篱下,便能带来勃勃生气。

可如今,永安出宫了。

他最疼爱的太平阿妹,也将要下降。

李弘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惆怅,他跟杨玉秀说:“太平自幼便是被阿耶阿娘和几个阿兄捧在手掌心长大的,真担心她出宫后,会不习惯。苏子乔虽好,到底比太平年长不少,他们之间会不会有隔阂?还有——”

太子殿下的话语一顿,没有再往下说。

因为太子妃正抿着唇,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样。

李弘抬手揉了揉额头,无奈地低声说道:“秀娘想笑,就笑罢。”

杨玉秀:“太子殿下的心里,很舍不得太平出宫吧?”

李弘默然,这么多年,大明宫中的每一个人,都习惯了小公主的笑颜笑语,想到她即将出宫,他心里既欣慰又惆怅。

天家最受宠爱的太平公主,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三天两头便跑到东宫去,跟他撒娇耍赖。他那个看似恣意任性实则心思剔透的阿妹,明日就要飞出大明宫。

李弘默然片刻,随即轻声说道:“嗯,我确实,很舍不得太平出宫。”

舍不得太平公主出宫的,又岂止是皇太子一人?

这天夜里,圣人李治在清宁宫辗转反侧,怎么也无法入睡。

圣人睡不好,陪着他的皇后殿下自然也是无眠。

武则天坐了起来,看着在卧榻上翻来覆去烙大饼的李治,温声问道:“圣人,可是心中不舒坦?”

李治也坐了起来,他眉头微蹙,沉声跟武则天说道:“我方才想来想去,忽然觉得苏子乔这孩子,也不是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