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绝地逢生(第8/14页)

(五)

入夜戌时,寂静的雪夜下轰然一声裂响,偃真领着人从硝烟弥漫的石道间走了出来,脸上沾满了灰土,火把的光亮映入那双遍布赤红血丝的眼眸,掩不住他此刻由心涌上的深深欣慰,对郗彦道:“少主,石道已砸通。里面此刻瘴气污浊,再通片刻的风,我们便可去对岸了。”

“有劳偃叔。”夭绍递过去一方丝帕,说道,“此去寻雪魂花,有我陪着阿彦便可以了,你们便在此等候。”

“这……”偃真起疑,看了看钟晔。

钟晔摇摇头,不动声色地撑着伞,为郗彦和夭绍挡住风雪。

郗彦静静望着河流对岸,宽阔浪急的水面翻腾着无数澜纹,尽数朝那深沉的黑暗里荡漾而去。雪花纷纷,夜色无月,站在这里只能看见那缥缈的山峰,高耸直入云天。对岸的一切即便他们绞尽脑汁去探究了解,但在那守山的将士、易崩的雪山之后,还是看不清一丝的未来。那条道路到底是通向生还是死,他不知道。原本赌上的一人性命便罢,可如今还要加上身旁的她,让他开始愈发地彷徨忐忑。

“阿彦。”

空荡的掌心被柔软的温暖包围,郗彦回头,只见夭绍对他微微一笑:“我们该走了。”

郗彦颔首,衣袂飘飞,率先下了石道,夭绍接过钟晔递来的包裹,不忘嘱咐:“沐三叔身上的伤未好,如今还病卧榻上,若他问起,切不可多说,只需告诉他,夭绍两三日便回。”

钟晔点点头:“是,郡主放心。你们也要一路小心,若遇紧急,定要记得发放袖箭通知我们。”

“知道。”夭绍转身跳下石道,郗彦展了双臂将她稳稳接入怀中。守在石道口的云阁剑士递给两人一束火把,待二人入了密道深处,方才跃上地面。

石道久未开启,空气中自有一股腐蚀难闻的味道。夭绍不由笑道:“柔然人还说此处是神仙之地呢,又是雪崩的险地,又有那么多凡人守在山脚,也不嫌吵得慌,我看远远不比我们的东山。”

密道幽静,郗彦又无法开口,四壁回荡的都是她一人的声音。柔嫩的笑声流转回音,竟别有几分婉转之意,夭绍总算察觉了这条石道的唯一可取之处,苦中作乐。她在寂寥中自顾自地说笑,一时大意,脚下踩到一块凹凸不平处,脚下踉跄,险些跌倒。

郗彦忙转身将她扶住,夭绍扭头,这才瞧见自己方才踩到的竟是一块人骨,顿时一身冷汗,吓得面色发白。

“这里怎么会有死人呢?”夭绍虽害怕,但还是弯下腰,将那块人骨摆在了石壁上的空洞中。

郗彦环顾四周,瞧着石道间偶尔闪烁的磷磷光火,叹了口气,一把牵住夭绍的手,领着她疾步向前。此条密道其实为柔然先祖为防族人沦灭而筑起的避难通道,因此一路上倒也不乏机关暗器,但对郗彦二人而言,却是轻松写意地便可破解。夭绍并不惧这些不断飞来的尖石利箭,但对路旁时不时冒出来的人骨却十分畏怕,此路走到尽头,她早已是满额的冷汗,手心透凉。

郗彦将火把插在石壁凹槽处,紧了紧握着夭绍的手,望着她的目光不免忧虑。

夭绍勉强微笑:“我没事。”她取出柔然女帝的玺印放在出口之处的暗格间,触动机关,暗格抽动,将玺印调出密道之外。

两人耐心等了一刻,便听头顶之上有脚步声匆匆,须臾石门大开,两人掠飞而起,从容站在石道出口。耳中但闻盔甲声动,围在石门外的数千将士齐齐单膝跪地,口中呼声恭敬绵长,正是郑重其事的军中大礼。

夭绍努力平稳心绪,将白日学会的柔然话在脑中回转几番,才流利道:“都起来吧。”

雪花下铁甲振响,寒光飞动,有将军跨步出列,将玺印归还夭绍,问道:“使臣前来此处极地,不知所谓何事?”

夭绍虽学了些柔然话,但对答仍是困难,只能依靠身后的郗彦在她手心飞速翻译过将军的问话,她才咳了咳嗓子,将早已准备的说辞道出:“长靖公主被封为王,月中将有朝贺,陛下让我二人来此处寻觅雪魂花以为镇朝之宝。我们也不敢烦扰将军的防守,请将军挑两匹快马借我们一用便可。”

那将军自是点头应下,转身吩咐了士兵,又对夭绍说了几句什么,脸色还甚为关切。

夭绍心中茫然,转目望了眼郗彦。郗彦神色淡淡,微垂了眼眸,在她手心写道:“致谢吧,我们速去速回即可。”

此时快马已经从营帐中牵来,夭绍和郗彦各择一匹骑上,临行之前,那将军还很是体贴地送来两件大氅,夭绍披上,抱拳一笑:“有劳将军。”言罢提起马缰,与郗彦落鞭而去。

待骏马驰入深山中,离河岸已是遥远,夭绍加鞭追上郗彦:“阿彦,那将军方才究竟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