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2页)

京城待着无趣,做官的日子也很是无趣,尤其是听着上下来回扯皮的时候,那些个欠了国库银子的人,还银子对他们来说,就跟吃了多大的亏一样,居然还在差事上给他使绊子。

他这小暴脾气可受不了这个,干脆带着妻儿躲出来了,也省得掺和到那些烂事儿里去。

跟京城比起来,盛京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完全可以隔开那些纷争。

康熙四十六年腊月的时候,琉璃已经怀孕满九个月了,随时都有生产的可能。

整个贝勒府严阵以待,胤祯都已经组织了三次的‘演习’,就是为了查缺补漏,怕中间出什么岔子。

尤其是在了解过现在的接生手段后,简直太简陋了,一旦有什么意外,让人根本就不敢想象后果。

腊月二十八,外面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一片,产房就安排在卧房的隔壁,中间打通了一道门,不用担心受寒与否,也不用担心地滑不滑。

发动的时候是半夜,胤祯第一时间就就拽响了挂在房门口的铃铛,根据他们以前的多次演习,只要听见这个铃铛声,所有人包括太医在内,就都要忙活起来了。

胤祯没跟着去产房,他现在没心思沐浴换衣,跟进去也帮不上什么忙,能做的准备在这之前都已经做了,如今剩下的只有祈祷和等待了。

明泰和夫人都是天亮才到的,彼时离发动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产房里,琉璃都已经用过早膳了,如今也还在蓄力。

产房外边儿,胤祯压根就吃不下东西,不光是现在吃不下,两个多月以来他的胃口都不怎么样,精神又紧张,整个人瘦到脸上的棱角都比以往锋利了。

“生孩子就这样,不能慌,一般都得大半天,你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这么多人都在呢!,肯定出不了事儿。”明泰安慰道。

他也紧张,但还真没紧张到贝勒爷这份儿上,自家夫人怀孕生子的时候,他也没折腾这么多,虽说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但大多数人都能撑过来,再说这么多的太医、郎中、稳婆也不是吃干饭的,何至于这般担心。

明明是寒冬腊月,胤祯额头上的汗就没停下来过,这么多的太医和郎中,可也就只会给人扎针,而且在女子生产方面这些人的经验根本就不多,还不如稳婆呢,稳婆还会纠正胎位。

可这些稳婆都是单纯靠双手,矫正胎位的经验也不算多,而且成功率并不高。

早知道……早知道他大学也不会报妇产,这种事在这个年代压根就无解,想要改变也并非一时之功。

胤祯在外边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但是产房里的稳婆,还有守在一旁的太医和郎中们却很淡定,一则是他们经历过的场面多了,二则也是因为做足了准备。

十四贝勒也要跟传说中的一样能折腾,皇后生子可能都没这么多要求,又是演习,又是准备各种风险预案,又是比对药方,连入内要穿的衣服,都必须得经过太阳暴晒或者是在笼屉上蒸过……

这么多的条条框框,说句大不韪的话,太子爷当年出生的时候也没这待遇。

康熙四十六年腊月二十八日,下午申时一刻(15:15),十四贝勒府的大阿哥出生,母子平安。

贝勒府挂上了弓箭,往京城传信儿的人也已经出发,琉璃在瞧过孩子后,放心的睡了过去。

胤祯也在卧房看见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小生命。

被包在大红色的襁褓里,只露了一张脸出来,皮肤皱巴巴的,还特别红,眼皮是肿的,眼睛还睁不开,头发湿乎乎的塌着。

与他见过的侄子侄女儿比起来,这应该是胤祯见过最丑的孩子了。

但血缘就是这么奇妙,看着这个孩子,胤祯心仿佛都落到了实处,仿佛是在这一刻开始,他才真真正正的成为爱新觉罗胤祯,真真正正的属于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