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丹凤翔 第二十六章 五行断肠散(第6/6页)

朱瞻基也如往日一般待孙清扬,并不因为她眼睛看不见表现得格外小心——董夫人同藿医女都说,眼睛看不见的人,心思会格外细密,若是小心翼翼的,反倒会令她觉得难堪,不如就像平常一样,久了,她也就会对这个事不再介怀了。

“登基之后,我是循父亲的旧例厚赏汉赵两藩——毕竟,天子行事,不能让人抓着半点把柄。平日里,汉王上书言国事的时候,还特意下旨让大臣廷议,择可施行者采纳,可以说是给足了那位桀骜不驯又野心勃勃的皇叔面子。这一回,得知他反叛的消息后,还派了中官带亲笔信前往劝说,做足面上功夫了。这一次拿下他后,不管如何处置,想来也不会有人再有异议。”

就凭他令清扬眼睛失明这一条,朱瞻基就恨不能将汉王锉骨扬灰。

如今,汉王造反的消息,可给了他出气的机会。

孙清扬笑起来:“可不是嘛,咱们和天下的人,一早就知道那位是个造反的主,可就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反,心老是悬着,这下子总算可以放下了。凭他在宫里使的这些个手段,依臣妾看来,就是个上不了台面、成不了大气候的主,只怕,他听到皇上御驾亲征,气焰就弱了三分,皇上行事越快,他越不易做大,臣妾相信,皇上定能够早日凯旋,臣妾可等着喝您的庆功酒呢。”

朱瞻基拍了拍孙清扬的手:“清扬说得不错,群臣廷议纷纷,大多不是说他会攻济南收登莱,占据山东全境;就是认为他会纠集所有兵力一举攻下南京,在原来的金陵王都,占住大义名分。我倒认为,他是色厉内荏,如今宣扬声势不过是为了让天下人以为他是明主,前去投靠,他们只道他勇冠三军,却忘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二十多年没打过仗,就是铁打的汉子,也早就不中用了!”

“这一次讨伐汉王,我打算让宁阳侯陈懋打头阵,他行军布阵不输英国公,能征善战,再加上智勇双全,定能够打乐安一个措手不及。”

去年林美人滑胎之事,孙清扬受了益静她们诬陷,之后,朱瞻基查出来那事和宁阳侯父女没什么关系,叫人除了威胁陈丽妃的那拨人不说,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陈丽妃借了陈氏远房亲戚的一个名头,认作宁阳侯的义女,重新父女团聚。

他这番做派,自是令宁阳侯感激涕零,声称要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八月八日,宣德帝率军出征,二十日到达乐安城北。

乐安,汉王府。

得知朱瞻基竟然御驾亲征的朱高煦顿时愣住了。

他万没想到朱瞻基会亲自率军前来讨伐自己。

换成朝中任何一个人,哪怕是英国公前来,他都不惧。

占着大义正统的名分不说,他这位侄儿可是自小就有文武双全之名,若是他亲率大军前来,保不齐在自己军中的那些将官会举棋不定,甚至在两军交战之际捆了他请功。

天子之威,天下臣服。

他召了自己的谋士们一同商议。

得出的结论是,若想保全,最好还是乖乖投降。

朱高煦决定诈降。

他大开城门,将朱瞻基迎进了乐安,伏地而泣:“皇上,臣是一时猪油蒙心,被下面的人哄抬着,做出这等不忠不孝之事,还望皇上看在臣也是朱氏血脉,和您同出一宗的分上,原谅臣这一回吧。”

到了这会儿,他仍不肯自称罪臣。

朱瞻基在马上俯视了朱高煦好一阵,突然放声大笑,跃身下马,将他托起,仿佛他们是一对好叔侄般:“皇叔这是哪里的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叔仍然是我大明朝的勇将,朕还等着皇叔为朕守边关、伐蒙古、征匈奴呢。”

叔侄俩双手相握,好像从未有过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