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时间 清太宗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第5/7页)

而多尔衮和布木布泰却毫无这方面的记录,多尔衮没有住在皇宫里,布木布泰也没有住进摄政王府。太后若是下嫁,自然不可能跟别的女人一起分享丈夫,据说萧太后就因此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但是很明显,在顺治五年多尔衮在封为“皇父摄政王”之后,仍然频频地收纳新宠。顺治七年,多尔衮纳了朝鲜李朝的两位公主,又将侄子豪格的寡妻收入他的后宫。另外,见于史料的还有他收过布木布泰的哥哥吴克善亲王以及其他贵族向他进献的美女等。

仅仅以“皇父摄政王”中的皇父二字,来断定太后下嫁,则未免就是张煌言这样的文人想象力太过旺盛罢了。“皇父”之称,只是在名义上出于小皇帝对辅政之人的尊称,如同史不绝书的“仲父”、“亚父”、“季父”之类的称呼罢了。

何况,顺治五年多尔衮受封“皇父摄政王”的时候,多尔衮的原配妻子博尔济吉特氏仍活着,那是和布木布泰同时嫁过来的哲哲的另一个侄女,她到了顺治六年才去世。多尔衮的后宫中还有一个姓博尔济吉特氏的,就是贵妃娜木钟和林丹汗所生的女儿。布木布泰这边,正宫皇太后哲哲还活着,又怎么能够容许两人成亲?

那么,既然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传出这样的流言来,两人确定没有成亲,那么这两个人有爱情吗?

我们若是把多尔衮死后不到一个多月,就被剥夺所有的封号,甚至要被从坟墓中拉出来鞭尸示众的情况联想起来,就可知道布木布泰和多尔衮的情谊有多好了。假设她对他说类似“我想死你了”的情话,我估计其真实的意思就是“我好想你死了”。虽然鞭尸的行为挂在顺治的名下,但是此时顺治刚刚亲政,这时候作为皇太后的布木布泰只怕拥有的发言权更大,鞭尸此种旨意,纵然不是出自她的授意,至少也是出自她的支持和默许。这种恨意连尸体都不放过,可以想象布木布泰此刻委曲求全的心有多么愤怒,纵有打情骂俏,只怕也是暗含杀机吧。

再看多尔衮,据史载,顺治六年“摄政王多尔衮的元妃去世。命令两白旗牛录、章京以上官员及官员的妻子都穿着白色丧服,其他六旗的牛录、章京以上官员都摘去红头缨”。为了元妃的死他大兴丧葬之礼,为了娶朝鲜妻子,他亲自跑去山海关迎亲,又纳豪格的妻子,若说什么他对孝庄情深义重,那这些行为又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两人之间真正的关系,只怕是笑里相迎暗藏着算计,咬牙切齿罢了。

另外传得轰轰烈烈的绯闻,还有一个庄妃劝降洪承畴的事儿。据野史上说,洪承畴被抓宁死不降,范文程说洪承畴好色,于是皇太极派庄妃以色相诱劝降。

首先,庄妃是蒙古人,嫁给满族人,又长年在后宫不得宠,想来皇太极不会为她请家教教汉语。直到清兵入关之后,我们还经常看到有记录说孝庄跟大臣们用满语交流。你要想想咱们学英语之难,就知道以庄妃的环境用汉语来劝降有多大可能。老洪是汉人,估计不会说满语,就算会说未降时也不屑说。两人语言不通,两句半汉语对两句半满语,能沟通出个什么呢?

再说,以皇太极的审美眼光看来,庄妃并不算是无可取代的大美人,否则他也不会把她扔到五宫排名最后一个。此时他手头刚刚接收了林丹汗的N多女人正没处分配呢,好像还分了不少给自己的兄弟和儿子。此时庄妃刚刚生完福临不久,皇八子已死,福临是目前后五宫唯一的男孩,他能让孩子的妈去找老洪吗?若要真心招降洪某,干脆送他几个年轻漂亮的不更好,拿个他看得到吃不着的去引诱他,这不是招揽是结仇了,嘿嘿嘿!

洪承畴之降,原因一来是同为降臣的范文程将心比心式的说服;二来是因为崇祯杀了袁崇焕的心理阴影再加上皇太极的笼络;第三是他还贪生,范文程很肯定地说洪某连衣服掉灰尘都注意,他一定没打算以死报国。

事实上,洪承畴的归降与布木布泰无关,只不过是汉人气愤老洪投降清朝,再加上不忿满清入关,于是乎清朝的先帝头上就绿云罩顶,小皇帝便老子众多。降臣洪承畴、权臣多尔衮都纷纷成为艳情故事男主角,幸亏吴三桂已经分配到一个更多香艳传说的陈圆圆,否则说不定也会在这出艳情记里参演一角。

虽然两宫皇太后并尊,但只编派木布木泰,不编派哲哲,估计一来是哲哲年纪过大,不够资格作艳情小说女主角;二来哲哲不是皇帝的亲妈,编派起来隔一层;三来是因为哲哲去世得早的缘故。普罗大众的耳朵还没来得及听说到这一位皇太后的存在,就已经没什么可说了。

顺治六年,母后皇太后哲哲去世,她死后,被追谥为孝端文皇太后。对于哲哲的死,也许布木布泰是松了一口气的,这位姑姑操纵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婚姻、她的生育、她的行事做人。虽然此时她也做了六年的皇太后,却是无时不处在哲哲的阴影之下,从未正式发号施令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