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天长地久(第4/4页)

庭渊:“其中部分放弃补考机会的学子就在咱们希望书院任教吧?”

哥舒琎尧点头。

“凤鸣书院因此流失了许多平民学子,景照十四年,我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公布结果后,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置信,而当年青天书院的平民学子,我父亲的同窗,或是我父亲的学生,许多都在朝中地位显赫,以青天书院为首的平民学子们被称为青天派,也就是现在文人说的清流,凤鸣书院恶行在前,一众平民学子和清流官员重新联名上书,要求重开青天书院,广招天下学子,而我作为青天书院创立者的直系后人,又是魁首,我父亲又是青天书院四代院长,于是我便成了青天书院五代院长。”

“随后一路高升,十八岁官至丞相,当我发现自己身居高位,却无法顺利推行新政,每天就是和那些权贵耍嘴皮子,在朝堂之上消磨时光,于是我一气之下,把他们所有人都打了一顿。”

庭渊:“?”

这还真是简单粗暴。

庭渊:“那你来居安县,是因为你打了那些权贵?”

伯景郁指着陈县令,恨不得把他的脑子撬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朝廷怎么就养出你这样的酒囊饭袋,你当初科举是怎么考中的。”

陈县令的头连抬都不敢抬,这位想必是君上身边的红人,乖乖地挨骂。

伯景郁:“还不去把你那位师爷叫过来,等着我亲自去?”

陈县令麻溜地跑开了,连停都不敢停。

许院判给伯景郁递上茶。

伯景郁:“我不喝。”

他现在哪还有心思喝茶,整个西府没有一个官员上报过这件事,要他不来,都发现不了存在这样的事情。

“什么农神祭,我看就是有人故意搞出来偷粮的。”

许院判赞同地点头。

这世上当然没有农神,背后必然是有人在操控,这人真是可恨又可憎。

不一会儿陈县令拉着他的师爷火急火燎地来到正堂,催促师爷:“快给钦差大人讲讲农神祭祀由来。”

现在他的命可是捏在眼前这位钦差大臣的手里,钦差大臣想砍他的脑袋,根本用不到任何人同意,直接就能砍,君王赐给钦差的银龙令可便宜行事,便宜行事就是在律法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裁定。

若是钦差大臣给他治个失职或不作为的罪名,轻则贬官罢官,重则入刑流放远关。

师爷见这人是昨夜险些被他们捆了的男子,两腿打颤,站立难安。

“大人恕罪。”

伯景郁:“我不想听废话。”

“是是是。”师爷的额头开始冒汗,心虚胆惧,“这农神祭四五十年前就有了,当时干旱遭灾,不知起源是哪里,百姓用女子或婴儿祭祀,再后来官府不允许,保留了农神女,却不再用她们祭祀,改为用粮食祭祀,慢慢地就传下来,遍布西府,现在西府从上到下/体系已经形成,每年到这种时候都要举行农神祭,由坊长等德高望重的人组织举行。”

这农神祭的前身就是当年骇人听闻的女子婴孩祭祀案,各地杀女杀婴不计其数。

师爷道:“这么多年西府的粮食收成越来越好,从前一亩田最多能收两石粮食,现在普遍都能收三石以上,有些特别好的地能收到五石的粮食,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家家户户有盈余,西府的人口比起几十年前翻了十几番,家家户户都有地,都能有个好收成,吃不饱饭时自然没人肯用粮食祭祀,可如今的西府,家家户户再差的条件年余都能有几石的粮食,谁都能往大鼎里倒上一碗米,也就是图个安心,西府这几十年来风调雨顺,信农神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对于百姓来说,一碗米算不上多,若农神真能显灵,来年收成好一点,也不差这一碗米。”

几大风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把视线投向了他们的王爷。

“王爷~”几个大男人嗓子都要夹冒烟了。

庭渊觉得他们这声,比苏妲己喊纣王都还要夹。

伯景郁听得浑身一激灵,赶忙说:“行行行,都是干爹,都是干爹。”

再这么夹下去,他怕自己忍不住,把他们全扔出去,太恶心了。

除了庭渊这么喊他受用,其他人恨不得一律乱棍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