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丧尽天良(第2/4页)

郑延辉点着头,“村里不少人都说,是他们家姑娘诬蔑了好官,上天给他们的惩罚。”

“所以有很多人认为他是清白的?”

“是,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就是他干的。”

杏儿摇了摇头,“这说不通。”伯景郁:“其实就这样也挺好,起码他在我身边。”

起码他还与自己站在一起,陪自己巡查,庭渊的冷暖喜怒他都知道。

张微萍买了不少菜回来,一回来就进了厨房开始忙活。

庭渊去帮她洗菜,被她从厨房里赶出来,说他是客人,怎么能让客人来下厨。

庭渊只好在外头和伯景郁他们一起坐着聊天。

饭后,张微萍将他们送至门外,与他们一一道别。

回去的路上,伯景郁问庭渊:“还有什么想做的吗?”

庭渊摇头:“没有了。”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宝,现在已经看过了,也就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回到官驿,庭渊把平安符逐一分了下去。

许多人收到平安符都很惊讶,没想到庭渊还会给他们求。

到头来,伯景郁发现他没给自己留,“你为什么不留一个给自己?”

庭渊笑着说:“我用不上。”

他坐在秋千架下,这是之前他让人给杏儿搭的。

伯景郁有些生气,挡到他的面前,不给他玩,“什么叫你用不上。”

庭渊:“我迟早会死,早死晚死都是死。”

他准备荡起秋千,被伯景郁一把抓住绳子,弯下腰与庭渊平视,“你每天都抱着这样的心思?”

“看开点。”庭渊伸手拍了拍伯景郁的肩膀,“不要逃避这个话题,迟早都要面对,即便是逃避,难道我就不会死了吗?”

“那你也不必要随时挂在嘴边上。”伯景郁怒看了他一眼,松开绳子,转身就走。

庭渊:“你去哪?”夜间大家都睡在地上,伯景郁让庭渊睡在马车里,许院判给庭渊熏了药,依旧是招蚊子。

伯景郁用扇子帮他驱赶着,“我让惊风带你去客栈住吧。”

“我不去,我陪你。”

“马车里终究是不舒服。”

山里很安静,安静到能听到路边草丛里的虫子和青蛙的鸣叫声。

伯景郁叹气:“让你跟着我遭罪。”

庭渊睡不着,索性坐起来,靠在伯景郁的肩膀上,“明明你才是金枝玉叶的人,怎么把我说得像是一点苦都吃不了的人。”

“我怎么可能舍得让你吃苦。”伯景郁是万万舍不得。

他自己苦无所谓,就是一点苦都不想让庭渊吃。

“我的这些苦,和外面这些百姓相比算得了什么。”他还能睡在马车里,还能有一件衣服盖,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睡在地上,忍受蚊虫的叮咬。

若说惨,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庭渊说:“西州的百姓过得真的很苦。”

伯景郁点头:“不把梅花会根除,官府永远都是软骨头,底层的百姓永远都苦,我们一定要把梅花会铲除,把部落在西州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一起努力。”

如果能把这件事办成,从此西州的百姓也就能正常生活了。

“外面的世界,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残酷。”

比奏折里的三言两语,和别人口中的寥寥几句,要远远残酷。

庭渊说:“在我们那里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中写的山河再美好,不能亲眼所见,便无法体会其中的好。

“这话很有道理。”有些事情,真的得亲眼所见。

在京城,他们所知道的天下各处,都是由官员上奏的一道道折子中所书写的。

折子里不会写底层的百姓是怎么生存的,只会写一些发生的大事,无非是各处受灾,或是大丰收。

真正的人间疾苦,不在小小的一本奏折里,而在市井里,在田间地头。

庭渊:“幸好胜国有明君,有你这样的好王爷,你们一心为民,而不是只知道自己享乐,老百姓还是有希望的。”

比起昏庸无道荒淫//无度的君主,伯景郁不知好了多少倍。

是贤臣所求的明君,是百姓所希望的好君主。

隔日中午,赤风他们带着大批的物资回来,有新鲜的蔬菜,有肉,也有能够取暖的衣物,城内能买的粮食也全都被他们买回来了。

买了砍树的刀具,可以砍一些粗壮的树枝,搭简易的帐篷或者是篷布,起码不用露天席地。

五日内,他们不用操心吃喝的问题,还能将简单的房屋搭建起来。

五日后,呼延南音那边的粮食也该到了。

而许院判给平安说好如何熬煮草药过后,就被飓风送往定平县城,先找县令,再去安明找州府。

远水终究是解不了近渴,若县令能够在短期内着手处理此事,对百姓们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