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死无对证(第3/5页)

伯景郁嗯了一声。

付静深道:“王爷,宴席已经备好了,王爷可要现在用膳。”

按理来说现在不该提吃饭的事情,而该由各级官员向伯景郁进言自己的政务情况。

但今日赶巧在饭点上,又是晚饭,付静深才斗胆进言询问是否要用饭。

免得饿着伯景郁和其他钦差大臣。

他这般说,伯景郁也有点没预料到,转念道:“既然大人如此有心,本王便先传膳,想来今日诸位大人也辛苦了,有什么咱们用了晚膳之后再议,诸位大人可有意见?”

“臣等但凭王爷安排。”

伯景郁:“那边安排传膳吧。”

朝廷对官员的膳食一直是有标准的。

眼下桌上的菜,也是按照最高规格的标准做的。

“那么计公子可以将你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吗?”

计如康点头:“当然,不过公子可能多心了,他身上的案子,没什么疑点,所有证据一应俱全。”

庭渊:“既然如此,你又为何要拦路,想要主动告诉我们乞丐身上发生的事情。”

计如康解释道:“我是不希望你们发散自己的善心,从未在城里给自己惹麻烦,有些人可以出手相助,有些人则没有必要。”

“乞丐就是没有必要出手相帮之人?”

“公子有所不知,这乞丐在我们同光城,可是人人喊打的存在,这也是他为何有手有脚,却只能依靠乞讨为生的原因。”

随后计如康切入正题,开始给他们讲关于乞丐身上的事情,“他本姓李,名青云,是城中李家酒坊的少东家,三年前的今日,他在果酒节上拔得头筹,拿到果酒王的称号,但他参赛所制作的果酒配方是偷了别人的,并非他自己个人所创,因此被剥夺称号,十年内禁止参赛。”

“那他究竟是如何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庭渊追问,俨然是一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

伯景郁完全不搭腔,只是在一旁欣赏着庭渊的演技,把玩他的手指。

计如康细看了庭渊一脸,看他一脸疑惑,迫切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心中对他的信任多加了一分。

说道:“当时我还没有回到同光城,是我后来回来听酒坊的人说起的,至于真假我没有求证过,但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他拒不承认自己偷了别人的配方,而他家中又有一把离奇的大火将存样烧了个干净,这场大火来得太蹊跷,大家都认为是他自导自演。”

“而后他的小舅子出来举报他,公开检举他偷了别人的配方,而他所谓的制酒记录上的笔记与他的也不相符,一系列线索证据相结合,商会判定他偷了属于别的制酒师的配方,他的父亲被活活气死,而他的母亲则为了证明他的清白撞死在商会门前。”

主体与乞丐的描述相差无几,只是没有乞丐所说的细节和前因后果。

庭渊问:“那他家为什么会变成今日这样,而他又为何会流落街头?”

计如康说:“他们家酒坊的那些工人纷纷出来指责他们家亏待工人,工人罢工,酒坊停摆,他又因深陷杀害岳母一家多扣在衙门里关了一段时间,当时民情激愤,对他们家是打的打砸的砸,商会为了保护他们家的配方,便将东西转移。”

庭渊:“……”

平息众怒将东西转移?

说得倒是冠冕堂皇,其实就是趁人落魄家中无人时,上门偷东西去了。

“即便如此,他们家也该还有一些家产才对,酒坊经营这么多年,倒也不至于一点家产都没有,让他流落街头。”

计如康道:“家产有是有,只是他们家出了这样的事情,下面的货商纷纷退货,要求他们家赔款,还有工人,买过他们家酒的人,纷纷找他们退单,所有家产都被变卖赔钱了,商会认为他们家的事情影响到了同光城果酒的声誉,从而会影响果酒未来的销量,便将他们家的配方公示出来,算是给同光城的百姓一点补偿。”

庭渊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从这些话里面听不出来是什么意思。

看似工会的每一步都合理,实则全是强取豪夺,又为了减轻百姓对商会的怀疑,将所有的配方公开,让大家全都受益,平摊责任。

从前只属于李家的独门配方,现在成了同光城所有百姓的公有产权,即便这些百姓心中有疑虑,可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也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所有人都是赢家,只有李家成了输家,输得连底裤都不剩,只能沦落街头。

有了呼延南音的准信,庭渊道:“晚舟客栈于我有恩,往后任何人都不能去刁难他们家。”

呼延南音看向尧工政云江,等他的回答。

“这是自然,我们尧工政家的人绝不会动晚舟客栈的人。”

尧工政云江根本不知道晚舟客栈是个什么东西,于他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卖呼延南音的情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