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血鸦食人(第3/4页)

尾陶应了是,又抿嘴一笑,说:“公子猜猜看,他方才到哪儿去了?”

庭渊在桌下轻踢她一脚:“有话就讲。”

窗外落着细雪,屋内烘着暖炉。庭渊找着个舒坦的姿势,倚靠着逍遥椅闭目养神起来,悠哉悠哉地听尾陶带来的情报。

“他今日离了宫,急匆匆朝深柳祠来,没进主巷,径自往偏巷去了。”

深柳祠的偏巷与主巷所营酒舍勾栏并不相同,偏巷一带的店铺十有八九都做些玩乐的小生意,诸如占卜面相、卖花送果一类,自然而然地汇聚起许多三教九流之人。

尾陶继续说:“我跟着他,见他在一灯笼铺前停住了脚,随后闪身进去,同那店主老妇待了一会儿,很快便出来了。”

庭渊听及此,懒洋洋地将眼皮掀开了。

“可曾听到些什么?”

尾陶摇摇头道:“不曾。他进入去那灯笼铺便暂时歇业了,二人关了大门,院内静得很,我怕靠得太近被发现,只敢远远监视着。”

“不过也并非一无所获,这家灯笼铺老板的身份我打探清楚了,是个寡妇,膝下有一独子名唤程青,早年间入了镇北军,后又一路晋升为骑射营副将。”

庭渊伸手让米酒服侍自己起来,轻笑一声,道:“我还真当他是个没心眼的傻子。”

原来像伯景郁这样的人,也会私下里暗自布网营生。

庭渊无不尖酸刻薄地想,若是这样,他又有何资格指责自己品性恶劣、两面三刀?

一想到伯景郁可能并不如他看上去那般正人君子,他就觉得浑身舒坦。

庭渊得意极了,认定这世上定不会有一个至纯至真的人,既然伯景郁也不可免俗,那么他对自己的指责就同市井屠户、凡夫俗子的谩骂一样,伤不了自己分毫。

亏得昨夜还因为他莫名其妙的一顿骂气得半晌睡不着,当真是天大的笑话。

庭渊心情大好,吩咐尾陶说:“再将这个程青的身份仔细查一查,最好能攥姓伯的点儿把柄在手里。必要之时,或许可用。”

他闷哼一声,讥讽道:“还叫嚷着让我仔细后颈皮,还是先关心关心他自己吧。”

说罢,庭渊将半张脸都埋进松软的狐皮大氅里,舒舒服服地侧着身,准备就地补一补觉。

“先别睡,公子。”尾陶无奈地唤了一声,赶在庭渊丧失意识前将一件儿东西伸到他眼前去。

庭渊困得不行,只眯缝着眼睛瞟了一下,却瞬间绷直了身子。

他坐起来,将那枚虎骨扳指捏在指间翻来覆去地看,问:“......哪儿来的?”

这东西他再熟悉不过了。

它属于布侬达。

尾陶说:“公子可知,繁锦酒楼乃是煊都最大的地下权色交易场所?这东西便是我从此处得来的。”

“布侬达的扳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庭渊攥着扳指的关节泛白,冷笑一声,“够狼狈,却也逃得够快。”

尾陶沉声道:“照这个速度,他现在保不准已经出了北境。公子,那样便不好追查行踪了。”

“这扳指经了谁的手?”庭渊拧着眉,“此人能捉来的话,不惜一切代价,问出布侬达的下落来。”

尾陶摇摇头:“动不得,这扳指乃是半月前户部侍郎张兆用以抵销嫖资的,他大概并不清楚此物的真实身份。”

“区区一个户部侍郎,他身后站着什么人?”庭渊轻哼一声,啜一口热茶下肚,话里的锋芒几乎要刺到人皮肉上,“又不是什么皇亲国戚——若是皇亲国戚那还正好,我再给老皇帝算上一笔。”

尾陶摇摇头:“公子,此事万不可冲动。”

“此人乃是大皇子赵经纶的人,赵经纶垄断大梁半壁文官势力,想必公子也有所耳闻。”尾陶顿了顿,继续说,“朝堂之内风云诡谲,复仇一事急不得。煊都不比宁州稳妥,临行前大公子特意嘱咐我看着你,叫你千万小心行事。”

“行了,”庭渊听得头疼,将那盏空了的茶杯斜放在桌上转了又转,蔫头耷脑地说,“小心就小心。急着逃命的落水狗又不是我,穷得连扳指也要典当了,我不信布侬达留不下别的蛛丝马迹来。别的不说,光是朔北冬日的风雪就够他喝一壶的。”

他心烦意乱道:“我有什么好急的?”

随后,他又一点点将扇骨舒展开来:“对了,你再去查查国子监一个叫谭书的学生。这人脑子不大正常,大冬天的用什么扇子?”

尾陶面无表情,指着庭渊手里的扇骨,意思是你连自己也一块儿骂进去了。

庭渊乐道:“就是从他那儿抢来的。”

尾陶无语凝噎,只好点头领命,夸了句扇子不错,果然不是庭渊能挑捡出来的好东西。

随后,她在庭渊急眼骂人之前,麻利地将人|皮|面|具重新带好,恢复成丑陋畏缩的中年人模样,拎着空茶壶推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