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陈之招供(第2/4页)

伯景郁将桌子敲得咚咚作响。

这些声音传进官员的耳朵里,如同有人在他们的耳畔打鼓一般,让人心惊胆战。

伯景郁:“吉州大坝的监工是谁,负责材料运输的是谁,材料验收的又是谁,都给本王站出来,让本王认识认识。”

大坝的建设,与吉州官员无关,他们全程都不曾参与其中。

建造归工部管,州级一把手是主管工程建造运输的州同和主管工司的州判,分别是一把手和二把手。

接下来就是各司工署的署长。

很快堂上就站出六名官员。

分别是主管工建事宜的州同,州判,署长。

伯景郁循声望去,朝几人招手:“来,上前来。”

六人相继站到伯景郁近前,与他之间的距离不足三步。

伯景郁的视线扫过众人,问道:“是谁负责验收材料的?”

最边上的那位官员开口:“是臣负责。”

伯景郁望去,指着他对惊风说:“拿下——”

惊风和霜风两人立刻上前,将这人按住。

一时间堂内众人都懵了。

被擒的官员更是不明白,问伯景郁:“王爷,不知臣所犯何事,还请王爷明示。”

伯景郁问:“你确认建设大坝的材料是由你检验,并无任何问题,对吗?”

那名官员点头:“正是,所有建设大坝的材料,都是由我和我的下属一同查验的,确认无误之后才收货。”

“好,好极了,本王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伯景郁说:“那便没有抓错,问题就是出在了你的身上。”

“臣不明白,请王爷明示。”

庭渊说:“也得益于许院判不嫌弃,愿意倾囊相授,一般人学医,都找不到许院判这么好医术的先生来教。”

“其实我当时也想跟着许院判学医术来着。”

“是吗?”伯景郁有些意外:“那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你说起过。”

庭渊:“也就只是想想,我当时哪有那么多的精力,一心都扑在编写办案书籍上面了,毕竟这书以后是要给更多的人用来学习,他们会运用在不同案件上,马虎不得。”

若真是因为自己马虎,搞错了内容,很可能会误人子弟,造成冤案。

伯景郁握住庭渊的手,“你编的书等到真正印刷成册后,一定会将官员查案的水平提升。”

庭渊手写反复修改,历经三年的时间,才确认了初版,让人送回京城书院印刷装订。

胜国的印刷术用的雕版印刷,在完整的木板上雕刻出每一页的内容,然后再进行印刷,等庭渊实际能够看到雕版印刷出来的成品书籍,最快也要一年的时间。

“算着日子,要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就能看到书了。”

庭渊心中也挺期待看到自己所写的刑侦资料书籍能够印刷推广。

“你推广的拼音就很好用,发明拼音的人简直就是个天才,现在字典也在制作之中,根据你的调整,相信不久之后,大字典就能够做出来,到那个时候,识字的人就更多了。”

庭渊觉得有一定难度,要考虑成本问题,除非朝廷愿意在这个上面进行补助,“拼音字典在我原来的世界,每个人读书的时候都是人手一本,我们那边印刷的技术先进,批量发行,售价并不高,使用雕版印刷,要想完整弄出一套字典耗费的心血太大了,即便是批量地印刷,价格也不会太低,普通人家不一定能够负担得起。”

“这倒也是,按照如今书籍的定价,字典的定价不会太便宜。”伯景郁觉得庭渊的担心不是毫无道理的,想了一下,他说:“定价的问题暂时不用着急,还没做出来,等做出来再说,成本自然是要考虑的,但若是因此能够为胜国培养大量的人才,也是好的,成本再高,也高不过官员贪污的成本。”

庭渊闻言笑了一下,这倒是没说错。

要把字典做出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庭渊最开始让杏儿运用拼音在书院教学,也只是想让书院的学生基础更扎实一些,在书院刚入学的学生,用的都是些常用的字,就只需要把常用的字标注上拼音,发现自己忘记了,立刻就能根据拼音学会发音,要想将拼音使用得和自己原来世界那样广泛,根本不可能。

傍晚巡查的队伍到了镇南军的军营,一早就有人骑快马先一步到镇南军通知营里的人伯景郁会带人过来,人数有多少,方便晚上安排饭食。

镇南军一共有三十个营,总计有八万人,驻地留守的人数大约在一万人,数量上和伯景郁从南府调来的将士数量相同。

留了五千驻扎在城外,另外五千跟伯景郁一同来镇南军的军营。

人带少了,要真在镇南军查出点东西,镇南军要造反,容易让自己陷入危险。

人带多了,镇南军的人也会起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