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产继承(二)(第3/4页)

今日污蔑杏儿偷东西的事情,是吴妈妈一手策划,就是想找个合适的理由把杏儿赶出去,没想到庭渊会横插一脚,不仅帮杏儿解了围,还把杏儿弄走了。

吴妈妈道:“林婶娘放心,我一定会再找机会,把她弄走的。”

堂婶冷哼一声:“你最好是,再像今天这样,你也一起收拾包袱走人。”

吴妈妈赶紧恭敬地说:“林婶娘放心,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经过今天这么一闹,庭渊也知道了堂婶的战斗力,其实不足为惧,她还是一个要面子的人,也不敢反驳庭渊的意思,说明她还没把自己当成这府里真正的主人。

府里的主人是庭渊。

这样对庭渊也有好处,他想要拿回属于“庭渊”的东西,难度会大大降低。

庭渊现在住的院子是“庭渊”爹娘的院子,是后院最大最好的主院,房间多的是,从前院子里有很多仆人整理花草,住在院子里,负责他的生活起居。

后来身体不太好,堂婶以他需要安心养病为理由,把这些人都遣散了。

现在府上留下的人,全都是新换的。

平安给杏儿安排了一间距离他们比较近的房间。

这样有什么事情要找她也方便。

在婶娘的院子里,杏儿和其他两个女仆一起住,到了这里,自己单独住一间。

对她来说,也算因祸得福。

平安将银子交给杏儿:“这是公子帮你要来的银子,十二两,你且收好。”

“谢公子。”

庭渊给她讨要过来的银子,顶她三年的工钱,补贴家用能够让她家里好过很多,余钱她还能攒下来,将来做自己的嫁妆钱。

平安:“你只要老实本分,听公子的吩咐,公子不会难为你的。”

杏儿道:“我的命是公子救的,我记得公子的好,公子需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做的。”

若她当时签下认罪书,被赶出庭府,不仅不会有人找她做工,甚至还有可能被扭送官府,受牢狱之灾。

平安回到屋内,庭渊正在书架子上翻书。

见他回来,问道:“都安排好了?”

平安点头:“安排好了。”

今日庭渊行事风格和往常完全不同,平安心中疑惑颇多。

他是个藏不住话的人,平日和庭渊相依为命,之间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就直接问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公子今日为何要管这档子闲事?”

庭渊道:“这不是闲事,这是发生在我们府上的事情,作为主人,我自然是要管的。”

“往日公子从不管这种事情,不愿伤了和林婶娘之间的和气,更不会强硬地顶撞林婶娘。”

庭渊知道,自己今日的行为,与过去的庭渊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平安作为“庭渊”的贴身仆人,对他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有任何反常的行为,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庭渊今日见平安对“庭渊”忠心耿耿,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就算心中有疑虑,也能执行他的命令,是个可用之人,他道:“三日前我落水一事很可能不是意外。”

平安一听这话,立马追问:“公子可是想起什么了?”

当日他就觉得事有蹊跷。

庭渊索性将自己的猜测都和平安说了:“这件事没有十足的证据,不敢盖棺定论,目前我只是在试探,正好再有几月就到了十八岁生辰,逐步收回管家的权力,来一招引蛇出洞,若真有人打算谋财害命,必然会有所行动。”

平安头脑也聪明,立马明白了庭渊的意思。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平安问。

庭渊道:“不用刻意做什么,若他们真有这种想法,他们会主动出手的。”

平安点点头。

一晃几日过去,庭渊走出院子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

开始还只是在院子里闲逛,后来就进了账房,说是要看账本。

账房的管账先生不敢阻拦,自是将账本全都给了庭渊,由庭渊拿回院子一一复核。

前脚他将账本拿回,后脚堂婶就带着一碗汤药上门。

平日不见来送汤,今日拿了账本就来了,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庭渊倒也没拦着,想看看她要做什么。

堂婶让人把汤放下,关切地说:“你这些日子在府上走动得多,我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给你准备了滋补的汤药送来。”

她来到书案前,看到桌上摆着账本,意外地说:“渊儿这是想学管账了?”

庭渊笑着说:“总要学的,过几个月就要接管家业,再不学就晚了。”

堂婶道:“不急的,等你堂叔从庄子上巡视回来,让他教你,免得你看不明白。”

庭渊道:“不打紧,先看看,到时候真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等堂叔回来了再问,效率更高。”

他这么说,堂婶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