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归程(第7/7页)

薛采此刻心情挺好。

他想起了姜皇后写在奏折上的那行字:“家失子,国失德。民之痛,君之罪。”还有字上的泪痕。

终于,终于对她的那行字有了交代。

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是好的,就是好的。

他垂下眼睫,吩咐车夫再快一点。他想回去了。尽快回璧国,尽快回到那个人身边。

然而就在这时,朱龙策马急奔而来,唤道:“相爷!相爷——”

薛采吩咐车夫停下,费力地从小山般的档籍中挤出身道:“怎么了?”

朱龙的表情十分凝重:“颐殊逃掉了。”

薛采眼眸骤沉。

***

薛采在亥时,披着一身星光快步走上雀来山。

他在此处抓到颐殊后,曾对外派出好几队人马,让人以为他将女王秘密转移去了别处,其实还囚在塔中,看守她的是白泽里最忠诚的十名下属,都是跟了姬婴多年的老人。

按理说,不可能走漏风声。颐殊是怎么逃脱的?

当他走进塔中时,第一眼,看见了云笛的尸体,尸体上插满了刀剑,就像一只刺猬。

“云笛牺牲自己,缠住所有人,让颐殊趁机逃脱,并且,他以一人之力,杀了我们所有人。”

云笛身边横七竖八地倒着十个人。

从每个人的死状,薛采脑中都能再现出当时惨烈的情形,但他并没有忙着感动,而是眯了眯眼睛道:“他们全都服了药物,无法运功。是怎么恢复的?”

朱龙的表情变了变,最后低下头道:“恐怕……十人中,有人背叛。”

若非如此,无法解释云笛怎么能够以一敌十,也无法解释颐殊怎么有力逃走。

薛采在十具尸体中走了一圈,最后停在一具尸体前:“他是背叛者。”

“因为他是第一个死的?”

“他自知背叛难逃一死,索性先死在云笛手中。第一个死,死得如此干脆了断,真是没受什么痛苦啊……”薛采面色深沉,索性狠狠踹了尸体一脚,“查查他的身份来历,为何帮助颐殊。”

“是。”朱龙停一停,又问,“女王逃了,颐非那边怎么办?”

“玉玺还在,袁宿还在,可以将颐殊的罪行公布天下了。民愤如雷,看她能往哪里逃!”

薛采冷冷道。

此时的他还不是很担心,因为大局还掌控在他这边。

可随着调查的深入,朱龙带回的信息却十分不妙:“那个背叛的下属叫元竟,根据四国谱记载,他是宜国人。我已派人去他的家乡继续追查了。此外,胡九仙之前一直在芦湾装病,芦湾海难后,我们去他的住处没有找到他。昨日,海上巡逻舰传回消息,说有胡家的船只从凤县离港。船上有胡倩娘和那个叫茜色的婢女。但有没有胡九仙,暂不得知。”

“你的意思是……颐殊很有可能被胡九仙接走,带去了宜国?”薛采一怔。

“鹤公已经追那条船去了。”

薛采负手在塔里走了几圈,最后停在云笛的尸体前,忽然问了一个看似毫无干系的问题:“马覆和周笑莲呢?”

“昨日得知胡九仙可能有问题后,我第一时间派人去查他们两个了,果然跟着胡九仙一起不见了。”

“若真是胡九仙带走的还好,他可是四国首富,不可能躲起来,终究要出来抛头露面的,怕就怕……”

“就怕有人藏在他身后,用他遮挡了我们的眼睛。”

薛采拧眉沉思,过了好一会儿道:“写信给宜王。将此地发生的一切都告知于他。”

“宜王会帮忙吗?”

“他……”薛采的神色忽然变得有些不耐烦,“他不帮,我们就不还钱了!”

之前国库空虚,姜皇后管宜王借了一大笔钱。当时薛采不在京城,后来得知后气得不行,跟皇后发了一通脾气。因此此刻提及此事,他还是很生气。朱龙挑了挑眉,自以为地懂了。

薛采走出古塔,望着月色下山下百废俱兴的大地,危机尚未真正解决,就像人生,充满了变数。

最终,他只说了一句话:“不管如何,先回家。”

回家了。

外界纷扰无尽时,暂放一边先回家。

他已离开那个人太久。久到看这月光都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