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种花历1589年(一)(第2/4页)

对了!若是用公元的纪年方式,今年应该都是1368年了。

当然了这一点不重要,也没有几个人关注这样一点。

甚至是,这一位在惊人历史惯性之下,依然叫做了朱重八,有些秃顶的中年油腻男人,都不知道在另一个不同的时间线里。

就在今天,他在应天城中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并且在同年八月初二,派遣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让元朝覆亡,建立了一个经历了16个皇帝,一共有着276年历史的皇朝。

在那一个时间线中,他是在整个种花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一朝开国皇帝。

换成了这一个时间线中,却是仅仅成了一个地区性二流小报的编辑,动不动还被主编喷成了狗。

不得不说两者之间的差异,大得那叫一个异常惊人。

不过若是仔细想想,似乎也不算过于的离谱。

理由很简单,历史好些著名的大人物,也是因为当时特殊的一个环境,才是时势造英雄一般地登上历史舞台,爆发出了闪耀数千年的光芒来。

而换成了这一个位面,因为机枪的出现,蒙人早就是以热情好客,载歌载舞欢迎去草原的游客而闻名。

连元朝都没有了,这一位朱重八也没有了机会,喊出那一句著名“驱逐胡虏,恢复种花,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更没有机会,建立大明了……

才是在靠窗的位置上,坐了不到两分钟,当时的朱重八从公文包里拿出的报纸,当时都没有如何地看了。

在他头顶上的一个随车喇叭里,就响起了一串带着浓郁大碴子味道,官话的提示音:

各位旅客朋友请注意,孙家屯子南马上就要到了,有需要下车的乘客请提前按动停车提示键,并且提前在后门位置做好下车准备。

哪怕这样一种带着大碴子口音的官话,朱重八早就听的习惯了。

甚至在他自己开口之后,也是满嘴的大碴子味道。

但是,在听到了喇叭里的提示音后,他依然是很有一点忍不住,重重地皱起了眉头。

心里寻思着一点:是不是要在报纸上号召他们澳洲,最少是他们新泰府,全民推广标准官话的事情。

不然的话,不管是出差、还是求学、旅游这些,老是被大宋本土的那些人,因为这一种口音的原因,最终嘲笑他们都是乡巴佬的情况出现。

之所以有着这样一个想法,那是朱重八所在的地方叫做新泰府。

实际上,在另外一个空间之中,这个地方却是被叫做堪培拉。

可在这一个空间中,在229年之前著名的航海家、海上军事家虞允文,在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时候,就是来到了这一个叫做澳洲的所在。

最初的时候,这一个到处都是袋鼠和考拉,不过只有些许土人所在的地方。

不过是作为大宋朝廷,用来当成的一众犯人流放之地使用。

但是在150之前,情况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因为大宋本土多年没有发生战乱,以至于在人口疯狂暴涨的情况下,忽然发生了连续三年的大旱。

在天灾之下,大宋朝廷倒是从安南、吕宋等地运来了大量的粮食赈灾,没有如何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不过朝廷有鉴于本土人口太多的问题,开始一个全球移民的大开发序幕。

每一个成年男人,不管是打算移民去澳洲、南北美洲这些地方的任何一处;除了免费发放500亩耕地之外,其他耕牛、良种、船票等全部由朝廷补贴。

若是去当年苏武牧羊的北海,这样一种更加苦寒之地的话,那么补贴翻倍。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土大量的宋人,带着血脉中那样一种对土地的渴望,纷纷的开始出海。

其中山东、京西北路和南路的宋人,基本上都选择来到了澳洲这个地方;福建、江浙等地的人去了南北美洲。

原本就居住在了关外的百姓,则是继续向着当年苏武牧羊的北海挺进。

至于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附近,那些满是沙子的地方,狗都没人去。

以至于汽车工业爆发后,那里有着惊人石油储配的消息一传来,不知道多少家伙吐槽着自己的祖宗,当时为什么不去这里。

总之,在转眼之间就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后。

当时占据了主要人口的山东、京西北路和南路的宋人,在澳洲不断开枝散叶之后,如今已经在此地沿海有了十几个州府。

他们的后代,在语言不断地影响、融合之下。

如今在整个澳洲自治州,所有人基本都说着一口满是大碴子味道官话,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

该说不说,《新泰山晚报》这一种发行量在本地区,就算不是第一、那也是排名前三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