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结果你一直没来(第2/3页)

这次出门他只带了个挺旧的卡片机,拍照效果比他那个用了四五年的手机还好一点,但因为设备的缘故,SD卡不能长时间放在机内,否则屏幕容易花——喻遐不知道这什么原理,他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出的。

卡里有不少他假期各处穷游攒的照片,不算绝密,个别十分有价值的除了这次都已经在电脑备份,说重要也不重要,但掉了总归可惜。

喻遐等了两天,悲观地觉得这张卡或许已经粉身碎骨。

然后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学、同寝室友徐锐青在这时给了他意想不到的一刀子:结束第一次平山村研学后的晚饭吃豆腐宴,女生们聊到各自理想型,调侃同行的男同学,又问喻遐喜欢哪种女孩儿,还未举例供他具体选择,徐锐青加入了谈话。

他晃荡着杯子里的柠檬水,笑容像从角落里挤出来似的:“问这个有什么用,你们不知道吧?喻遐不喜欢女的。”

说完这句桌上一片死寂,连老师乔小蝶都没吭声。

始作俑者无视了喻遐瞬间铁青的脸色,仍是眉眼弯弯,盯着喻遐问:“我真的特别好奇,喻遐,无意冒犯,因为我也是听别人在传……你和隔壁表演系的那个,你们俩在一起的时候谁在上面?听说是他?”

喻遐放下碗,不错眼珠地凝视徐锐青,好一会儿,比起不在乎更像虚张声势的攻击。

“我和袁今不是一对。”他没有任何起伏地说。

徐锐青也不闪不躲地看他:“但我不信怎么办?不然这样吧,你以后离我远点儿,我怕同性恋有病,会传染。”

“那你还和我一桌吃饭?”

徐锐青:“……”

喻遐像姜换那样要笑不笑地朝他一挑嘴角,然后起身离开了饭店。

这天有点阴沉,西南的山像一圈围起来的手臂包裹着小镇,云层交叠流动,高空中的风有了实体,带来一阵潮湿的腥味。

他不知道徐锐青什么时候发现的,可能因为袁今来找他的次数是有点多。他们的确曾经互有好感,不过还没能发酵成实质形状,碰上了名为姜换的石头,于是暧昧像一团肥皂泡泡那样散开了。

喻遐和袁今早说清了,他也对自己的取向一直很坦然,除非别人把这事捅到父母面前——而且是在家里发生变故的情况下——他无所谓谁知道,不在乎他们怎么看。

但当着老师和师兄师姐,喻遐怀着巨大的羞耻感。

更难过的因为徐锐青,喻遐曾经把他当学校里的好友之一,与其说尴尬,毋宁形容他刚才的如坐针毡全因为“背叛”。

喻遐沿着窄窄的街道往下走,他要穿过长坡,回青旅去。

天色渐暗,似乎酝酿着一场瓢泼大雨。

他转过一个拐角,民居檐下的老式白炽灯照进青石板缝里,坡是往下的,一簇暖黄迅速像水一样地流淌出去。喻遐顺着那束光的终点,视线碰上了自行车后座。

姜换站在坡下回过头,看见他时,手指用力拨动车铃。

他们隔着一辆单车并肩而行,说完“好巧”“是啊”后就自觉成为同路人。

喻遐情绪低落,看着脚尖,不知姜换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安静地走出大约三百米,姜换竟先开了口:“今天没和同学一起?”见他明显诧异,又说,“东河大学建院的研学团,听杨姐说了,两年来一次。”

“他们还在吃饭。”喻遐别扭地说,“和同学有点矛盾,就……想先走了。”

姜换不按常理出牌,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充耳不闻,喻遐都看不出他到底有没有在听,余光瞥见姜换扶着车把的右手撤回伸进身侧斜跨的运动包里,然后拿出一个小小的防水袋。

“这个是你的?”姜换摊开手掌。

透明防水袋中安稳躺着的,正是让喻遐前几天找得快魂不守舍的储存卡。

喻遐眼睛一亮,方才的难受已经随着“遇见姜换”和“卡在姜换手里”两件事短暂地不再纠缠他,他犹豫了下拿回来。

“你帮我找到的?”

问完,喻遐自己想笑,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那天掉在座位上,但你没看见。想着你可能当天会来拿,就先收好了。”姜换欣赏似的看他的快乐,顿了顿说,“结果你一直没来。”

喻遐把防水袋抓得很紧:“……我找了很久。”

失而复得有多珍重,他今天这才算体验了一次。

他郑重地说了好多次谢谢,姜换却像听得不习惯那样偏过头,手指摸了摸耳垂。

可能因为顺路,姜换陪他走到了青旅门口,暮色更深沉,流云聚到了房檐瓦顶,那股潮湿愈发浓郁,像春天雨后的草腥味。

“很快要下雨了。”姜换抬头看了看天色,对他说,“你们还要去平山村?”

“明天。”喻遐说,“原定计划是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