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税务调查背后的秘密(第10/27页)

“钱紧,从做工厂起,我好像一直处于资金紧张状态,想到一台保时捷911的价格可以换一台梦寐以求的加工中心,就死心塌地开奥迪。我同事们还在自觉加班。请走这边,给你看看我们的仪器。”

梁思申笑道:“你可真能精打细算。”梁思申心想,放着这么豪华的研发中心说钱紧,还口口声声不舍得换掉奥迪,这话听着怎么像葛朗台。“你投资研究所的手笔很大啊。”

“那是。你要是业内人士的话,还该去看看我们工厂,内行人进去就不想走。”

“许多人舍得投资工厂,可是这么投资研究所的人不多,这规模都不亚于东海集团了吧?”

“那还差点儿,但我们小而精,专攻一个方向,还算是有点儿成就的。不过我是技术人员做管理,以前没什么市场意识,我们的研发没能好好折换成效益。我一个朋友来辅助我市场营销后,我们才从形成拳头产品、打响品牌入手,眼下每一项研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突飞猛进,研究方向也不再很随性,呵呵。你看这台,全国只此一家,我母校要做试验还得来找我。只此一家的原因是我们选择不受欧美日出口管制名单约束中最顶级的,然后我们的工程师们好好把它改造了一番,基本上达到欧美日出口管制级别了。这台只要喂料口放好料,它自己会把所有需要的数据测出来,做记录,将记录发送到我们的资料中心存档。最要命的是精确,国内独一无二的精确,误差值可以缩小到小数点后好几位,这是什么概念呢?”柳钧说到这儿忽然停顿,发现自己跟外行人讲这些有些无聊,“我会不会很无聊?”

梁思申笑道:“我大概有些明白,就像东海有套设备的镜面可以让国内加工,但是另一套加工等级更高设备的镜面得拿到意大利去定制了。这就是你们实验误差值缩小到无穷小所能带来的好处。”

“呵呵,跟宋总近朱者赤了。是这个意思,像国内能加工大面积镜面已经是很不错的进步了。高精度先进机床对零件的要求极其苛刻,我要它走刀[3] 一微米,它就不能走一点一微米,如果零件公差大,我们的走刀要求就不能满足。这其中牵涉到许多科技难题,这台仪器仅能解决掉小小一部分。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像东海一号分段研发中的伺服电机[4] 我们还不能很好搞定,已经请我母校的数学教授协助做了天量运算,看来还得继续一步步耐心地走,已经很接近目标了。”

“东海一号。某人已经念叨了不知多少年,现在我都俩孩子的妈了……做你们制造业还真需要耐心,一个目标需要为之奋斗那么多年。某人说你这儿是最省心的,他只要打个电话问个进度就行,进度还比预期理想。有些的,他恨不得越俎代庖。”

“我这儿事情也多,不过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原本合作的另一方忽然出事,中途掐断资金投入,我这儿的自有资金立刻顶不上了。唉……”

梁思申跟着柳钧参观,忽然打断柳钧的话:“咦,你们需要用到这些计算?找数学系教授合作的就是这个?”她指着白板上一大堆乱糟糟的计算惊讶不已。

“是,我们下午刚为计算方法争执了一场,忘了清扫战场。我们团队本身也有数学硕士,这些是自己算的。”

“非常高深啊,原来这样啊。”梁思申是数学高才生出身,对于柳钧原本给她介绍的那些独一无二的技术,她感受不深。但是白板上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团糟的计算,她却从中体会到东海一号分段研究的高超水平,对眼前的研发中心终于有了切肤的了解。她站在白板前面看了好半天,还是柳钧提醒她半个小时已到,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数学,原本的大爱,此地忽然狭路相逢,竟是牵动心底深处的颤音。

上车一直到饭店,柳钧深入体会保时捷GT的操控性,梁思申则是一直回味刚才白板上乱麻似的计算,竟是一路无话。等见到丈夫,梁思申先打听柳钧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运辉了然地笑道:“柳钧是技术型的。许多起点比他低的工厂,这么几年下来,规模都超过腾飞,柳钧算是混得差的。不过在业内名声很好,除了说他不会经营,对他的产品都没话说。”

“看他工厂规模,真想不到他的研发中心有这等水准。他那企业,倒是让我想起欧洲那些规模虽然不大,可手中捏着顶尖绝活的中小公司。嗯,有件事,他公司的资金给你的东海一号吸干了,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