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春节(第2/4页)

桌上有三位大人在场,天然只能抿着酒微笑,“太丢脸了。”

“那当然是,”马姬紧追不放,“哪儿有这么笨的小孩儿,伸手到地洞里去抓狗,还不给咬?就算是为你师妹。”她突然收住,又觉得收得太快,又补了一句,“难怪给你师父打。”

刘妈他们给准备的倒是相当地道的除夕菜。猪羊肉冻儿,辣萝卜,酸白菜,肉丁儿炒黄瓜丁儿……光是这几道,加上喝,就搞了一个多钟头。最后上的是羊肉饺子。

胡同里突然传进来“哔哔啪啪”几声响。天然看了看表,“小孩儿就是忍不住。”

“呦!”马姬给提醒了,“下午忘了买炮仗。”

李天然看桌上的人都正吃得香,第二锅还没下,脑子一转,“还不到十点,我上四牌楼去买点儿……”也没等别人说话就下了桌子。

他上正屋取了大衣,顺手在茶几上的纸盒子里拣了枝红绒带金的石榴花。

街上热闹极了,真也都不怕冷。他很快进了烟袋胡同。里头黑乎乎的。他走到尽头,矮身一跃,上了房。北屋东屋都有亮。听了会儿,声音打北屋过来,想是巧红在那儿陪老奶奶熬夜。

他下了房,掏出那朵石榴花,钉在巧红房门上。

四牌楼底下全都是人,有的赶着办年货,大部分是来赶热闹。李天然挤了过去。找了个地摊儿,买了十好几盒,什么“二踢脚”,“闷声雷”,“炮打灯”,“滴滴金”……

“谁吃到制钱了?”天然回来一上桌就问。

“都还没。”丽莎给他添酒。

“吃到了有什么赏?”马姬问她母亲。

“吃到了还不够造化?”马大夫拍拍女儿的头,“还领赏?”

丽莎喝了口酒,“这么好了……今年牛年,这儿没人属牛,那谁吃着了,待会儿掷骰子做头庄。”

他们五个人在饭桌上过的年,熬的夜。大伙儿几乎同时停了筷子,都吃不动了,也都快一点了。马姬趁这机会去点了几根香,拉着天然到院子里去放炮。

“四牌楼南,四牌楼北,我可没看见有谁,在四牌楼下头喝凉水!”

马姬大笑,点了个二踢脚……“咚”……“嘣”两声爆响,接着就一会儿“当”,一会儿“劈沥巴拉”,一会儿“哔哔啪啪”……搞得满院子都是烟气,雪上头满是碎红纸屑。两个人像小孩儿似的,在院里折腾了半天才回屋。

饭桌已经收拾好了。中间一个红色金鱼大瓷碗。小制钱给丽莎吃着了,她做头庄。五个人轮流抓,后来连刘妈都上来抓了几把。一直玩儿到三点多,又吃了老刘炸的年糕才散。就丽莎一个人赢,足有二十多元。她封了两个十元红包,一个给了亲女儿,一个给了干儿子。

李天然高兴地收了,然后意外地发现师叔也居然备了礼。两个晚辈,一人一个一两重的金元宝。

马姬究竟是个美国女孩儿,跑上去抱住德玖亲了亲。天然发现这又是他头一回见师叔脸红。

爷儿俩慢慢溜达着回家。街上还有人在放炮仗。路灯照得着的地方,看不见白雪,全给盖着一层碎红纸。硝烟味儿挺呛。

“您这几天怎么打发?”

“干什么?”

“马大夫他们后天上西山,叫我一块儿去。”

“你去,不用管我。”

爷儿俩进了正屋。李天然开了灯,发现摆在中间的几张沙发都给移靠边了。窗前的写字台给搬到了北墙,上边立着两根红蜡,铁炉子里插着几把香。他很感激地看了看师叔,脱了大衣,到抽屉里找了几张纸,写下了师父一家人的名字,贴在墙上,再把蜡跟香都点上了,心中默默想着师父师母,二师兄和丹青,磕了三个头。

德玖也上来磕了。

天然搬了张椅子请师叔坐下,又磕了三头。德玖也要给掌门人磕,给天然拦住了,就只拜了拜。

李天然中午才起床,喝着师叔给沏的茶,心中微微感叹,想出去拜个年,都无人可拜。就一位蓝青峰,也在天津。

街上还在放炮仗,屋子里都有烟味儿。爷儿俩把刘妈给他们包回来的饺子煎了煎,就把大年初一的饭给打发了。下午上街逛了逛。都在休市,可是还挺热闹。他买了几串儿糖葫芦,山药蛋和山里红,又看见街上小孩儿手里头的风车好玩儿,也买了几串儿。回家插在窗缝儿上,“吧儿吧儿”地响着。他本来还想备点礼给巧红和老奶奶,后来再想,又觉得不很妥当。

他年初二下午去马大夫家。他们早都大包小包收拾好了等他。

还是他开,走平则门,直奔西山。

显然马大夫昨天晚上才把天然回北平之后的事说给了她们。一见面,母女二人就上来紧紧抱住了他。

刚过了八里庄,路分了岔。马大夫说走西北那条。

“你看见那个路牌儿了吗?”马姬问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