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浪漫诗人岑参(第2/2页)

此诗开篇即先声夺人,风未到而声先到,狂风卷地,白草折断,即使是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在这样的狂风面前恐怕也得相形见绌。而下句一个“即”字,故作惊奇之语,更暗示了此等景象是中原绝难得见的。第二句为后人传诵不绝,妙处就在诗人以春写冬,以妩媚的梨花写狂暴的风雪,严寒带上了春意,肃杀浸润了娇美,非心灵如孩童般澄澈天真,焉得有此妙语?有人说:品味这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妙手回春。

紧接着,作者继续描写雪中的严寒:雪花飘飞,飞入帐幕,狐裘锦衾也无法抵挡严寒;将军的弓无法拉开,冰冷的铠甲已经无法着身。诗人此处又将镜头一转,为我们展示出塞外雪漠的苍凉浩大的画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有人评说,瀚海本指沙漠,沙漠怎么可能结冰呢?施蛰存先生也认为作者是误用了名词。我却以为,解诗似乎不必如此:飞雪漫天,堆积在大漠,看上去似乎结成了冰,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其实也是说得通的,更关键的是,“瀚海”一词描摹大漠之景无法替代,何必细究过多呢?

接着,作者又将镜头转到帐内,中军为朋友饯别,西域特有的乐器似乎正奏出急促繁复的乐音。宴会结束,众人走出营帐,天寒地冻,红旗居然被冻住了,无法飘动!诗人以静写动,在凝固的画面中观照运动的事物,可谓想象奇崛。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女主角崔妮蒂凌空飞起飞腿踢警察的特技,以及电影的招牌特技——尼奥的“子弹时间”特技,与一千多年前的岑参的技法可谓不谋而合:都是将运动的时间凝固,在静止中展示时间的流逝,从而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令人绝倒。而在岑参的诗中,白茫茫天地间那旗帜的鲜红一点,更在冷色基调上添上了一笔暖色,画面更拥有了生动感。

送君轮台,终有一别,大雪封山,但是朋友还是要在风雪中远离。汉代古诗有“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的诗句,但是此诗的结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之相比,更显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回味,齿颊留香。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岑参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也许,世事的纷繁和忙碌使人们离简单的美丽和快乐都太远了,于是,人们从这个如孩童般天真好奇的诗人的诗句里,还可以看到最平常的事物里蕴含的美,看到自然送给人们,但是却一直被人们忽视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