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3/3页)

于是他记起了前几天给伊丽莎白读柯林斯先生那封信的时候,她是多么局促不安;他又取笑了她一阵,最后才让她走了;她正要走出房门,他又说:“如果还有什么年轻人来向曼丽和吉蒂求婚,带他们进来好了,我正闲着呢。”

伊丽莎白心里那块大石头这才算放了下来,在自己房间里待了半个钟头定了定心以后,便神色镇定地去和大家待在一起了。所有欢乐愉快的事情都来得太突然,这个下午就这样心旷神怡地消磨过去了;现在再也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担忧了,但觉心安理得,亲切愉快。

晚上母亲进化妆室去的时候,伊丽莎白也跟着母亲一起去,把这个重要的消息告诉她。班纳特太太的反应极好。她初听到这消息,只是静静地坐着,一句话也说不出,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听懂了女儿的话,才隐隐约约地明白了又有一个女儿要出嫁了,这对于家里有多少好处。到最后她才完全弄明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在椅子上坐立不安,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又坐下去,一会儿诧异,一会儿又为自己祝福。

“谢谢老天爷!谢天谢地!且想想看吧!天啊!达西先生!谁想得到哟!真有这回事吗?丽萃,我的心肝宝贝,你马上就要大富大贵了!你将要有多少针线钱[1],有多少珠宝,多少马车啊!吉英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简直是天上地下。我真高兴——真快乐。这样可爱的丈夫!那么漂亮,那么魁伟!噢,我的好丽萃!我以前那么讨厌他,请你代我去向他求饶吧!我希望他不会计较。丽萃,我的心肝,我的宝贝。他在城里有所大住宅!漂亮的东西一应俱全!三个女儿出嫁啦!每年有一万镑的收入!噢,天啊!我真乐不可支了。我要发狂了!”

这番话足以证明她完全赞成这门婚姻;伊丽莎白心喜的是,幸亏母亲这些得意忘形的话只有她一个人听见。不久她便走出房来。可是她走到自己房间里还没有三分钟,母亲又赶来了。

母亲大声叫道:“我的心肝,我脑子里再也想不到旁的东西了!一年有一万镑的收入,可能还要多!简直阔得像个皇亲国戚!而且还有特许结婚证[2]——你当然要用特许结婚证结婚的。可是,我的宝贝,告诉我,达西先生爱吃什么菜,让我明天准备起来。”

这句话不是个好兆头,看来她母亲明天又要在那位先生面前出丑:伊丽莎白心想,现在虽然已经十拿九稳地获得了他的热爱,而且也得到了家里人的同意,恐怕还是难免节外生枝。好在事出意料,第二天的情形非常好,这完全是多亏班纳特太太对她这位未来的女婿极其敬畏,简直不敢跟他说话,只是尽量向他献些殷勤,或者是恭维一下他的高谈阔论。

伊丽莎白看到父亲也尽心竭力地跟他亲近,觉得很满意;班纳特先生不久又对她说,他愈来愈器重达西了。

他说:“三个女婿都使我非常得意,或许韦翰是我最宠爱的一个;可是我想,你的丈夫也会像吉英的丈夫一样讨我喜欢。”


[1] 按英国自14世纪刚刚发明针时,极其宝贵,售针仅限于1月1日及1月2日两天。用针者仅限于富人。故通常结婚时,夫家均给予妻子一笔款项作为购针之用,谓之针线钱。“针线钱”这一名词今日在英国仍甚普遍,多指贵夫人用以购买奢侈品之钱,或丈夫给予妻女的零用钱。

[2] 按英国从前的法律,结婚多用结婚通告,由牧师在礼拜天做早祷时,读完了第二遍《圣经》经文以后,便当众宣布,连续宣布三个礼拜,如男女一方有未成年的,家长或保护人出来反对,结婚通告就不生效。如需提早结婚,则不用通告,而用特许结婚证,特许结婚证只有大主教或主教始有权颁发,凡请求颁给特许结婚证者,男女双方必须有一方在所在地教区居住十五日以上,并得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