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十八(第6/7页)

“你听,你听,嚼得匀匀的。”

屯子里还有睡不着觉的老两口,就是老田头夫妇。他俩搬进韩家大院东下屋,又分了韩老六的一垧半黑地,地在北门外他们姑娘的坟茔的附近。插橛子的那一天下晌,瞎老婆子定要看看自己的地去,老田头扶着她,走出北门,走到黄泥河子河沿的他们的地里,老田头停住。

“这就到了?”瞎老婆子问。

“嗯哪,”老田头回答她。她蹲下来,用手去摸摸垅台,又摸摸苞米棵子,抓一把有沙土的黑土在手里搓着,搓得松松散散的,又慢慢地让土从手指缝里落下。她的脸上露出笑容,这是他们的地了,这是祖祖辈辈没有的事情,早能这样,她的裙子也不会死了。

“今年这庄稼归谁?”瞎老婆子问。

“青苗随地转。”老田头回答。

这时候,日头偏西了,风刮着高粱和苞米棵子,刮得沙啦啦地发响。高粱的穗头,由淡黄变成深红,秫秸也带红斑了。苞米棵子也有些焦黄。天快黑了,她还坐在地头上,不想动身。

“回去吧,快落黑了。”老田头催她。

“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到裙子坟茔地里去看看,那时咱们要有地,就不会受韩家的气,裙子也不会伤了。”老田太太说着,举起衣袖擦眼睛。

“快走,快走,西北起了乌云。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快下大雨。要不快走,得挨浇了。”老田头骗她回去,因为怕她又上裙子的坟茔,哭得没有头。

两口子慢慢往回走。才进北门,碰到老孙头赶着一挂车,正从东头往西走。

“老田头,上哪儿去来?”老孙头笑着招呼老两口。

“到地里去来。”老田头回答。

“快上来,坐坐咱们的车。”他忙停下车来,让老田头两口子上车,于是一面赶着马飞跑,一面说:

“看那黄骟马,跑得好不好?”

“不大离,”老田头说,“几岁口了?”

“八岁口,我分一条腿。李大个子也分一条腿。我说,‘你是打铁的,不下庄稼地,要一条马腿干啥?全屯的马掌归你钉,还忙不过来,哪能顾上喂马呢?你把那条腿子让给我,好吧?你是委员,该起模范呗。’李大个子说:‘你这老家伙,你要你就拿去得了呗。’我告诉他:‘你真是好委员,我拥护你到底,回头我的马掌一定归你钉,不找别家。’老田头,咱们两条马腿了。瞅这家伙,跑得多好,蹄子好像不沾地似的。远看一张皮,近看四个蹄,这话不假。”

“你上哪儿去?”老田头问。

“上北大院,如今不叫韩家大院,叫北大院了。”老孙头说,“郭主任分粮,忘了给他自己留一份,如今缺吃的,我给他送点小渣子去,吁吁。”老孙头赶着牲口,绕过泥洼,走上平道,又回过头来,对老田头说:“你听说吗,小猪倌伤养好了,回来了,公家大夫给他涂了金疮药。咱八路军的大夫,可真是赛过华佗,小猪倌揍得那样,也整好了。”

“那小嘎,没爹没娘的,住在哪儿呀?”老田头瞎婆子连忙问。老孙头又唠起来了:“郭主任说:‘跟我一起住,’赵主任不赞成他:‘那哪能呢?你一个跑腿子的,还能领上个小嘎?烧水烧饭,连连补补多不便。我领去,有我吃的,管保也饿不着他。’吁吁。”老孙头忙把马喝住。到了原来的韩家,现在农会的黑大门楼的门口,老孙头跳下车子,把车上的一麻袋渣子背到小郭住着的西上屋。他出来时,老田头的老伴瞎老婆子托他捎一篮子土豆子送给小猪倌。小猪倌被韩老六差一点打死,引起瞎老婆子想到她姑娘。对于地主恶霸的冤仇,使得他们觉得彼此像亲人。她的关心小猪倌,就像关心她自己的小孩一样。老孙头把土豆子放在车上,赶着车子,一溜烟往赵玉林家跑去,半道碰到白玉山。老白左眼角上现出一块通红的伤疤。

“咋的?挂彩了?”老孙头慌忙喝住马问他。

“还不是落后分子整的。”白玉山站在车前,从根到梢说起白大嫂子跟他干仗的事情。白玉山分一垧近地,有人背后嘀嘀咕咕了:

“翻身翻个半拉架,光干部翻身。”

李大个子听到了这话,连忙告诉白玉山,老白随即把自己分到的近地,跟一个老跑腿子掉换一块远地,背后没人嘀咕了。他寻思这事处理得妥当,下晚回去,欢欢喜喜告诉他媳妇。白大嫂子正在给他做鞋底,听到这话,扬起她的漂亮的漆黑的眉毛,骂开来了:

“看你这二乎吧唧稀里糊涂的家伙,拿一块到手的肥肉,去换人家手里的骨头,跟你倒半辈子的霉,还得受半辈子的罪。”

“干部该做模范呗。”白玉山说。

“模范不模范,总得吃饱饭。你换上一垧兔子不拉屎的石头砬子地,那么老远,又没分马,看你咋整?”